美国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特朗普似在公开亮獠牙!石破茂是否是吓得要辞职,三大动向值得我们警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7 18:35 2

摘要:“我们想要防御,但我们也想要进攻。作为战争部时我们赢得了一切,我认为我们必须回到那个状态。”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时这样说道。

更名并非简单表面文章,而是美国军事战略象征意义的重大转变——从防御型姿态转向进攻型思维。

“我们想要防御,但我们也想要进攻。作为战争部时我们赢得了一切,我认为我们必须回到那个状态。”特朗普在签署行政令时这样说道。

2025年9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美国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恢复其历史旧称。 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美国军事战略本质性转变的公开宣言。

目前,五角大楼多个门牌已被替换,特朗普采用“软更名”策略,将“战争部”设立为国防部的第二名称。 这种做法无需等待国会批准,可立即实施,但白宫也表示将寻求通过立法使这一变更永久化。

(一)

这一改名的背后是战略转变,美国军事理念的历史轮回。美国军事机构的名称经历了一个循环。战争部成立于1789年,是美国联邦政府最早的行政部门之一。

在近160年的时间里,负责美国陆军军事事务的机构一直被称为“战争部”。直到1947年,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法》进行重组,与海军部合并。

两年后,美国国防部正式成立,负责全兵种的各项事务。1949年的一项修正案将该机构更名为国防部。

如今,特朗普将历史时钟拨回,重启“战争部”这个充满攻击性的名称。白宫发言人凯利强调:“我们的军队应该专注攻击,而不仅仅是防御。”

(二)

种种迹象表明,美战争部的三大潜在目标。那么,谁会成为第一个受害者?特朗普政府恢复“战争部”名称后,谁将成为美国进攻性军事战略的首要目标?

观察人士认为,委内瑞拉可能是最容易被“杀鸡儆猴”的目标。这个南美国家长期被视为“反美刺头”,近期已有美国大兵压境的迹象。

另一个可能的目标是伊朗。美国已直接空袭了伊朗,在全球范围内树敌众多。中东局势持续紧张,伊朗成为战争部展示实力的潜在舞台。

中国和俄罗斯则是更大的长期目标。五角大楼一份《国防战略》草案建议特朗普政府把守护美国本土当成第一要务,其优先级应该高于应对中国和俄罗斯。

(三)

战时总统的诱惑,特朗普是否想借战争留任?特朗普可能效仿乌克兰的泽连斯基,作为战时总统不必选举就可继续留任。这种猜测在华盛顿政策圈不断发酵。

特朗普对白宫生活的留恋已不是秘密。通过制造外部威胁和紧急状态,总统可以扩大行政权力,推迟选举甚至取消选举。

更名战争部的决定符合特朗普偏好象征性政治动作的风格。通过行政令快速实现更名,展示强人形象,巩固基本盘支持。

批评者认为,国防部更名将带来高昂开支,并将分散五角大楼对安全优先事项的注意力。

(四)

台海危机下的中国策略,三大布局防范风险。面对美国战争部的威胁,中国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好战略布局。

第一,强化军事准备,提升威慑能力。中国需要加快高科技武器部署,如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和歼-20隐身战机,形成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在台海局势中,中国采取“围而不打”战术,通过军事、经济和心理压力迫使对手屈服,让美国海军无力可使。

第二,深化外交布局,瓦解联盟围堵。美国正逼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表态,要求他们在台海有战时支持美军。

但日澳联合声明虽句句指向中国,实际行动却有限。刚刚,据日本广播协会7日报道,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石破茂以“不愿党内分裂”为由,表明辞去首相职务的意愿。他于当地时间7日18时举行紧急记者会,自民党8日决定是否提前选举总裁。

表面上看,石破茂是以“不愿党内分裂”为由提出辞职,实则是美国最近逼着日本拿出围堵东大的具体行动,估计他实在难扛重压,拍屁股走人。于此,中国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扩大朋友圈,瓦解美国试图构建的围堵联盟。

第三,保障经济安全,构建双循环格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失败。中国需要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五)

历史与现实的启示,战争不是游戏。美国战争部的更名令人想起罗马帝国的军事化过程——从共和国到帝国,从元老院到军事独裁。

特朗普政府喜欢展示武力,但现代战争远比象征性更名复杂。正如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经验所示,战争容易收场难。

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既不畏惧战争挑衅,也不主动升级冲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准备好应对一切可能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犹如给老虎贴上更凶的标签。但正如美国法院对其关税政策的否决所显示的那样,单边主义行动往往会在自家墙内碰壁。中国需以静制动,以稳应变,不随他人节奏起舞。有道是:

霸名战争部,獠牙已显露。

台海风云急,鹰扬虎豹怒。

慑战止干戈,砺兵高技术。

霸权终有尽,任他狂风骤。

# # # :多个门牌被换#

来源:明话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