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群优秀的人民教师,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温暖。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松滋市第一中学老师聂华琴。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陈珺)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群优秀的人民教师,感受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温暖。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松滋市第一中学老师聂华琴。
在荆楚教育的沃土上,有这样一位“头雁”,她用热忱点燃课堂,用智慧引领教研,用责任托举团队。她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是青年教师身边的灯塔。今天,让我们走进松滋一中,认识这位英语教师——聂华琴。
聂华琴在班上推行的 “细胞优化工程”,将课堂变成了一座知识与趣味交融的“花园”。优化分组、组长负责、量化积分、动态公示… 枯燥的语法在情境中“活”了起来,沉默的“哑巴英语”在小组合作中找到了声音。
学生们评价聂老师的课是“最期待的课堂”。她的课堂氛围轻松民主,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信成长,也让成绩单和竞赛证书成为了最自然的果实。
课堂之外的聂华琴,是一位永不停歇的“破译师”。从“高效课堂"到“三维语感”她始终瞄准教学痛点将一线的实践思考凝练成可供借鉴的教研成果,让县中教师的声音,在全国性的平台上回响。
松滋市第一中学老师 高二(22)班英语老师 聂华琴:2012年,有幸了解并且参与到荆州市教科院陈勇主任实施的三维语感教学法。我和我的团队非常认同陈主任提出的“海量听读、反复循环、用中渐准、多元评价”的课堂教学理念,我始终坚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力求把评价做到极致,真正达成学生参与的高效课堂。
“独行快,众行远。"作为松滋市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聂华琴甘为人梯,倾囊相授,给年轻教师提供“阶梯式、个性化“的成长路径。从一堂课的打磨到一项课题的攻坚,她亲手托举起一个闪耀荆楚的优秀教师团队,让“青蓝相继”成为松滋教育最美的风景。
在聂华琴的努力下,工作室成为县中英语教师的成长摇篮,众人在这里交流、碰撞、蜕变。二十余载春秋,从青涩到成熟,变的是方法与理念,不变的是那颗为人师者的初心。聂华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县中教师”最动人的模样-深耕本土,静水流深。
松滋市第一中学老师 高二(22)班英语老师 聂华琴:20多年扎根县中教育,支撑我热情的是学生眼中的光和身上的韧劲,县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好的基础,但特别努力,我多花一点时间备课,多找他们聊一次天,可能就帮他们离梦想更进一步。
她是逐光者,亦是点灯人。面向未来,聂华琴将继续以“头雁”的姿态,带领更多学子与同仁,飞向更广阔的山海。
来源:荆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