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日的苏州,总似一卷被风轻掀的锦缎,旖旎中带着几分矜持。往年此时,温软的春意早已悄然退场,炽烈的夏风急不可待地叩响城门。然而今岁不同,天公似乎格外眷恋江南,将春的裙裾拉得绵长,让山峦草木得以在青翠的呼吸中舒展更久。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会与苏企益助会携手,以一场“净
春日的苏州,总似一卷被风轻掀的锦缎,旖旎中带着几分矜持。往年此时,温软的春意早已悄然退场,炽烈的夏风急不可待地叩响城门。然而今岁不同,天公似乎格外眷恋江南,将春的裙裾拉得绵长,让山峦草木得以在青翠的呼吸中舒展更久。西安交通大学校友会与苏企益助会携手,以一场“净山护绿”的公益之行,为姑苏山水再添一抹清丽风华。
春山如约,公益为契
3月30日清晨,天平山脚薄雾氤氲,晨光如碎金般洒落林间。身着素色运动装的交大校友如约而至,以互换早餐的暖意与闲谈的笑语,为这场别具匠心的活动拉开序幕。西安交通大学MBA苏州班班长、苏企益助会发起人张小静先生立于人群中央,眉眼含笑却言辞恳切:“山路多险,安全为先。愿今日之行,既护青山无恙,亦护彼此周全。”话音落,袖章轻扬,手套与垃圾袋逐一递送,队伍分工井然:领队如鹰隼开路,中间呼应者似春风串联,队尾压阵者若磐石守稳。一行人佩益助会专用袖章、执杖携囊,如一支生机勃勃的绿意军团,向山林深处迤逦而行。
攀岩越壑,以手丈量春意
此行山路,非寻常游客步道可比。嶙峋怪石堆叠成天然阶梯,陡峭处需手脚并用方可攀援。然险峻反成乐趣,稚子欢呼如雀跃林间,成人亦重拾童趣。众人左手执杖探路,右手持钳拾荒,目光如炬扫视石缝草丛。塑料瓶、废纸屑、烟蒂残骸……凡非自然难解之物,皆被悉数收入袋中。更有细心者蹲身低语:“枯枝落叶可化春泥,玻璃碎片却伤兽足。”垃圾分类的智慧,在山野课堂中悄然生根。
山风掠过,松涛如吟。队伍穿行于古木虬枝之间,时而见青年俯身拾荒,时而见稚龄孩童踮脚够取高枝上的塑料袋。登山杖点地之声与欢谈笑语交织,惊起数只山雀振翅,抖落一地碎阳。有人打趣:“今日我们不是踏青客,倒像山神的保洁队!”众人莞尔,手中动作却未停歇——毕竟,谁忍心辜负这漫山新绿?
野餐掼蛋,山石之上的烟火诗
正午时分,队伍择一方平坦巨岩休憩。青灰色石面如天然长桌,餐垫甫一铺展,各色食盒便如百花绽放:金黄的面包裹着麦香,鲜红的树莓滴着晨露,酱卤肉切片工整,坚果零嘴琳琅满目。阳光穿透叶隙,为这场山间盛宴镀上柔光。你递我一枚柑橘,我赠你半块三明治,食物的温度在掌心流转,恰似公益情怀在心间共鸣。
更有几位牌友掏出扑克,于岩角开辟“掼蛋战场”。虽牌不全、凳无靠,但见众人或蹙眉凝思,或抚掌大笑,林间顿时添了几分市井烟火。张小静笑言:“今日净山是修行,掼蛋是修行后的顿悟。”语罢满座皆欢,连山风也携着松香凑近观战。
绝壁共渡,以信任织就安全网
归途险阻,竟遇三十米悬崖横亘。岩壁湿滑,青苔暗藏杀机。此刻队伍倏然静默,却无半分惶然——领队率先垂降,在崖下统领指挥和安全接受战利品。孩童被护在队伍中央,小手紧攥周边固物,眼中好奇多过恐惧。一句句“抓紧!”“踏稳!”的呼喊在山谷回荡,队员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此刻的他们不再是二十个独立个体,而是以信任为绳结成的生命之网。
三袋战果,满山春色入画来
夕阳西斜时,队伍满载而归。三袋鼓胀的垃圾,是今日最骄傲的“战利品”。众人立于山门前合影,袖章上的“益助会”字样与身后苍翠相映生辉。有队员轻抚树干低语:“明年此时,愿新笋破土时不再见塑料缠绕。”大家望向蜿蜒山径,笑意温煦:“今日播下的不仅是洁净,更是种子——期待更多人与我们共绘姑苏青绿长卷。”
这场春山之行,恰似一首跌宕的散文诗:以公益为韵脚,以欢笑为平仄,将环保意识写入年轮,让文明步履惊动山灵。当城市与自然和解,当人心与绿意共鸣,苏州的春天或许真能如人所愿——再长一些,再长一些。(黄俊辉)
来源: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