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小三女子闹市区怒踩保时捷?确认摆拍!策划者被行拘:流量时代的疯狂与法律边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7 14:52 2

摘要:2025年9月,贵阳街头一场“原配抓小三怒踩保时捷”的狗血剧情引爆网络。视频中,一名女子疯狂踩踏保时捷挡风玻璃,一旁男子拉扯劝架……网友直呼“现实比电视剧还刺激”。然而,贵阳警方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竟是一场为博流量自导自演的闹剧! 策划者付某被行拘10

2025年9月,贵阳街头一场“原配抓小三怒踩保时捷”的狗血剧情引爆网络。视频中,一名女子疯狂踩踏保时捷挡风玻璃,一旁男子拉扯劝架……网友直呼“现实比电视剧还刺激”。然而,贵阳警方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竟是一场为博流量自导自演的闹剧! 策划者付某被行拘10日,两名“演员”各拘5日。

图片来自网络

这起事件不仅是一场闹剧,更折射出流量经济下的法律与道德困境。今天,我们从法律视角聊聊:为什么摆拍视频会构成违法?

案件回顾:从“抓小三”到“抓骗子”

8月31日七夕节,贵阳花果园金融街,一名女子跳上保时捷911引擎盖,猛踩挡风玻璃,玻璃瞬间碎裂。视频配文“原配暴打小三”,迅速引爆网络。

但警方调查发现:

- 策划者付某是某租赁公司老板,为给自家豪车租赁业务引流,编写了“抓小三”剧本;

- “演员”田某某和陈某某并非情侣,仅按剧本表演;

- 多名摄影师多角度拍摄,计划剪辑后发布,但未等发布就被警方识破。

更讽刺的是,付某的租赁公司本就经营豪车,却用“砸车”噱头吸引关注——砸的是自己的车,坑的是自己的前途!

图片来自网络

法律焦点:为什么摆拍会被行拘?

1. 行政处罚依据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布谣言、谎报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处5-10日拘留+500元以下罚款。

- 本案中,付某等人虚构“抓小三”剧情,引发公众误解,属故意扰乱公共秩序;

- 即使未造成直接物理损害,但网络传播扩散已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2. 为何不定“故意毁坏财物罪”?

- 保时捷挡风玻璃维修费可能达数万元,但因车辆属于付某自己公司,且未追究他人赔偿责任,故未构成此罪。

- 若砸的是他人车辆,则可能面临刑事+民事双重责任。

图片来自网络

深层剖析:流量狂欢背后的法律风险

1. “剧本创作”不是违法挡箭牌

- 付某辩称“只是拍段子”,但段子一旦涉及虚假事实并公开传播,就可能构成谣言。

- 法律不禁止娱乐化表达,但禁止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2. 平台责任:算法为何“助推”闹剧?

- 狗血剧情符合算法“高互动=高推荐”逻辑,但平台缺乏实质审核机制,间接助长摆拍风气。

- 根据《网络安全法》,平台需对传播内容承担监管责任,但实践中往往“先爆后罚”。

3. 网友情绪:为什么我们容易“被套路”?

- “原配打小三”契合大众道德情绪,极易引发共情式传播;

- 但情绪传播替代事实核查,正是网络谣言的温床。

图片来自网络

结语:流量不该是法律的盲区

付某的行拘结局是一记警钟: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法律依然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从“吃播造假”到“摆拍闹剧”,每一次虚假流量的狂欢,都在消耗社会的信任资本。

来源:名侦探柯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