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原谅!九三阅兵结束不到72小时,几件恶心事出现,太过讽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7 10:02 1

摘要:9月3日的大阅兵,不只是军威的展示,更是一次历史的回望。从“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自信,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方阵,那一刻,不少人眼眶都湿润了。我们走过了屈辱的年代,终于能挺起腰杆告诉世界:这片土地再也不会被随意欺辱。

九三阅兵才过去三天,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事接连发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对一个国家来说,阅兵是最重要的仪式。

9月3日的大阅兵,不只是军威的展示,更是一次历史的回望。从“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自信,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方阵,那一刻,不少人眼眶都湿润了。我们走过了屈辱的年代,终于能挺起腰杆告诉世界:这片土地再也不会被随意欺辱。

可遗憾的是,才不到三天时间,就发生了三件让人心里发凉的事。每一件单拎出来都够气人,放在一起看,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人对国家、对历史、对英雄的漠然。

先说娱乐圈。阅兵第二天,102岁的抗战老兵在看完仪式后安详离世。这位老人曾把青春和热血交给了祖国,用生命护住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消息传出来,虽有官媒发布,零星几条悼念,大部分悼念都是来自网友。

可就在第二天,国际时尚大师阿玛尼去世,国内一众明星却集体刷屏悼念。有人发长文,有人配图缅怀,甚至写得比追星还真情实感。相比之下,老兵的离去反倒冷冷清清。

当然,阿玛尼是时尚界的巨匠,对时尚圈的人影响深远,发文悼念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该先想想,没有老兵的浴血奋战,哪来今天自由表达的舞台?

资源和名利,固然能成就明星的一时,可真正撑起这个国家的人,却往往被他们遗忘。说句扎心的话,这种选择,更多是眼界的局限。

第二件事,发生在网络上。阅兵当天,朋友圈和微博被刷屏是正常的,毕竟这是全民的荣光。可总有人阴阳怪气,哪怕这么庄重的场合,也要跳出来唱反调。

有个粉丝数十万的博主公然说女兵是“花瓶”,说她们只是摆设。看似一句轻佻的话,却是对无数军人最直接的侮辱。那些女兵,从训练场到阅兵场,一个个流血流汗,哪一滴泪不是拼出来的?

结果可想而知,这位博主的账号很快被禁言,相关散播谣言的也被行政处罚。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说话不能没有边界。爱国不需要人人站出来喊口号,但最起码的尊重,总该有吧。

最后一件事,说起来挺讽刺。南京一家设计公司的员工,面对甲方聊到阅兵,居然一脸茫然:“大阅兵?是你们公司的誓师大会吗?”

听到这话,甲方当场愣住。一个成年人,对国家级的盛事完全没概念,还摆出一副“不关心这些事”的态度,说实话,比单纯的不知道更让人失望。

有人为他解释,说工作太忙没时间看新闻。可这年头,不用看新闻,不刷微博、不玩短视频也很难做到完全不知。

除非,是主动屏蔽。一个对国家、对民族的记忆和荣誉都漠不关心的人,世界里只剩下了自己。这种冷漠,其实是精神上的贫瘠。

三件事背后的共性

这三件事看似毫无关联,一个是明星选择,一个是网络言论,一个是职场冷漠。但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共同的问题:价值观的偏差。

有些人眼里只有眼前的利益,能给自己带来资源的就是值得关注的,哪怕是外国人;有些人习惯了站在阴影里,靠否定别人的努力来刷存在感;还有人沉迷在自我小圈子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记忆,跟自己仿佛没有半点关系。

这才是真正让人担心的。阅兵不是为了秀肌肉,而是提醒我们:今天的盛世来之不易。可是,如果有人对这份荣光全然无感,甚至还要踩一脚,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又能维持多久?

比较欣慰的是,现在的网友们大部分都是越来越清醒了,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该追的星,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配。

写在最后

九三阅兵,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们的强大,也照出了某些人的荒凉。冷漠的人,不知道自己脚下这片土地曾经有过多少血泪。

讽刺的人,不明白尊重军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安宁,选择性悼念的人,更看不清谁才是真正值得被铭记的英雄。

国家的荣光,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真正的强大,不只是导弹的射程,更是每个国人心中的那份热血与敬畏。

愿我们不忘来路,不忘先辈,更不要在盛世中,丢了最基本的良知。

来源:一个闲人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