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北京交通广播出品的系列融媒体策划“二十四节气健康密码”,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马洪明和您聊聊秋季养生那些事儿。
露珠白,秋意长
2025年16时51分,我们将迎来白露节气。
白露节气有哪些养生小妙招?如何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
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北京交通广播出品的系列融媒体策划“二十四节气健康密码”,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马洪明和您聊聊秋季养生那些事儿。
两式八段锦
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致死致残率都很高!实际上,这种疾病可防可治。
如何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一起来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马洪明为您支招!
“燥”为秋季的主气
谨防秋燥伤人
白露时节,气温逐渐转凉,早晚温差明显。一些患有基础病的朋友建议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应对秋燥?又有哪些养生小妙招?一起“偷师”白露节气养生小妙招!
白露时节
保护好身体的两个部位
古人云:“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夜间睡觉不能袒胸露背,凌晨是人体阴极阳生的关键时刻,外界寒气很容易乘虚而入,要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年老体弱的人更要注意适时添衣。
白露时节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身体的两个部位:
护肚脐
肚脐又名神阙穴,属任脉,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一旦神阙受寒必伤脏气,引发腹痛、腹泻、脱肛、痛经等疾病。因此,天气转凉慎穿露脐装,注意加强腹部保暖,防止肚脐受寒。
护后背
人体后背脊柱位置有一条经脉叫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统管一身阳气。如果后背受凉必然会损伤督脉,耗损阳气。
因此,养阳首先要暖背,平日怕冷的朋友可多晒太阳,晒晒背部,用阳光之温热来补充体内阳气之不足。夜间入睡要撤掉凉席,谨防寒邪入体。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彭菲
视觉:谢思楠、汪梦滢
视频:辛疆琦
音频:孙潇、梁和芝、张琪悦
监制:赵鹏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