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学在我家借住6年,当了大官却不再联系,我遇难事时他出现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7:17 1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程开诚的膝盖几乎触碰到冰冷的大理石地面,耳边回荡着嘲弄的笑声。

"怎么,程开诚?不是很骄傲吗?

现在就跪下叫声顾总,我可以考虑给你留条后路。"

顾世明慢条斯理地说道。

程开诚眼中噙着屈辱的泪水,脑海中闪过那个曾在自己家中生活六年、如今身居要职却多年未联系的故友。

就在他即将屈服的瞬间,会议室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大门被猛地推开......

01

南城大学迎新的日子总是格外热闹。

大一新生程开诚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翻领T恤,漫步在中文系的报到处。

他出身优渥,父亲程远山是文学院的资深教授,母亲张雅婷则是省立医院的副院长。

对他而言,大学生活不过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休闲小憩。

"程开诚,宿舍楼C区307房间。"学长递给他一张纸条和钥匙,"欢迎加入中文系大家庭!"

程开诚道了声谢,拖着行李箱往宿舍走去。

宿舍是四人间,他是第一个到的。放好行李后,他决定参加学校的迎新晚会。

晚会现场人声鼎沸,程开诚被分到了E组,与法律系的几位新生同桌。

一位身材瘦高、皮肤微黑的男生安静地坐在角落,引起了他的注意。

"嘿,你好,我是程开诚,中文系。"程开诚主动伸出手。

对方愣了一下,随即握住他的手:"刘子明,法律系。"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你是哪里人?"程开诚拉着身边的椅子坐下。

"安徽北部,溪县。"刘子明言简意赅。

"溪县?没听说过,很小的地方吗?"

刘子明点点头:"一个三线县城,离省会有五小时车程。"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程开诚发现刘子明虽然话不多,但言谈间透露出的见解却颇为深刻。在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时,他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令在座各位刮目相看。

晚会结束后,程开诚提议大家去校外的烤肉店聚餐。十几个年轻人围坐一桌,气氛热烈。

程开诚注意到刘子明只点了一盘素菜和白饭,饮料也仅要了一杯白水。

"子明,多吃点肉啊!"程开诚热情地夹了几片五花肉放到他碗里。

刘子明笑了笑:"谢谢,我习惯吃素,肉类吃多了容易上火。"

酒过三巡,同学们纷纷交换了联系方式。刘子明起身告辞:"明天还有入学教育,我先回去了。"

"等等,我和你一起,"程开诚也站起来,"我住C区,你呢?"

"我住校外,在西门附近租了个房子。"刘子明说。

程开诚有些惊讶:"不住学校宿舍吗?"

"嗯,有些特殊原因。"刘子明没有多解释。

第二天上午,程开诚在法学院的公告栏前看到了贫困生奖学金的名单,刘子明的名字赫然在列,注明是"特困生"。

程开诚这才恍然大悟——刘子明可能是因为经济原因,选择了校外更便宜的住处。

接下来的一周,程开诚几次在图书馆遇到刘子明。

每次见面,刘子明都是独自一人,专注地阅读厚重的法学著作,桌上偶尔会放着几张彩色传单。

"这是在找兼职?"有一次,程开诚指着那些传单问道。

刘子明略显尴尬地收起传单:"嗯,想找个家教或者图书馆的工作,课余时间赚点生活费。"

"住得还习惯吗?"程开诚随口问道。

刘子明沉默了一瞬:"还行,就是冬天可能有点冷。"

02

程开诚心里已经有了些猜测。通过法律系的同学打听,他得知刘子明确实家境贫寒。

父亲早年因病去世,母亲靠在家缝纫维持生计。

刘子明从小成绩优异,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南城大学,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但即便如此,普通的生活费对他而言仍是不小的负担。

十月中旬,南城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暴雨。连续三天的倾盆大雨导致城市多处内涝。

一天清晨,程开诚在食堂偶遇刘子明,发现他的裤腿和鞋子都湿漉漉的,脸色也略显疲惫。

"怎么了?"程开诚关切地问。

"没什么,就是住的地方漏水了,"刘子明勉强笑笑,"昨晚忙着往外舀水,没怎么睡。"

程开诚犹豫了一下,突然说道:"要不你先搬到我那里住几天?等雨停了再说。"

刘子明抬头看他:"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程开诚拍拍他的肩膀,"我在外面租了套两居室,我父母给安排的,说是大学生要有独立空间。有个空房间,你完全可以住进来。"

刘子明看着程开诚真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那就打扰几天,等我找到新住处就搬走。"

"没事,不着急。"程开诚笑道。

就这样,刘子明搬进了程开诚的公寓。

那是一套位于校园附近高档小区的房子,装修精致,设施齐全。

刘子明的行李很少,一个背包和一个小行李箱就装下了所有物品。

开始几天,刘子明表现得非常拘谨。他总是早出晚归,尽量减少在公共区域的时间。

做饭时会小心翼翼地清洁每一处他使用过的地方,甚至连沐浴露和洗发水都是自己购买的。

"你这样我反而不自在了,"程开诚半开玩笑地说,"把这里当自己家好了,别那么客气。"

刘子明有些不好意思:"习惯了独处,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对了,"程开诚想起什么,"周末我爸妈要过来看我,你要不要一起吃个饭?"

刘子明显得有些惊慌:"这...不用了吧?我怕..."

"怕什么?放心,我爸妈人很好的。"程开诚拍拍他的肩膀。

周末,程远山和张雅婷如约而至。看到刘子明,程远山微微惊讶:"这位是?"

"爸,这是我同学刘子明,法律系的。他之前住的地方漏水了,我邀请他暂住在这里。"程开诚介绍道。

程远山点点头,目光和蔼:"法律系?不错的专业。听开诚说你学习很优秀?"

刘子明腼腆地笑了笑:"还行,只是比较喜欢看书。"

"子明啊,"张雅婷温和地说,"既然搬来了,就把这里当自己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们说。"

一顿饭下来,刘子明明显放松了许多。程远山与他聊起法学理论,发现这个年轻人思维敏捷,见解独到;张雅婷则关心他的日常生活,得知他会做几道家乡菜后,还特意请他改天露一手。

03

"开诚,子明是个好孩子,"离开时,张雅婷悄悄对儿子说,"你们要互相照顾。"

程开诚笑着点头:"我知道,妈。"

从那以后,刘子明逐渐适应了新环境。他会在周末负责打扫公寓,有时还下厨做几道家乡小菜。他做的酸辣土豆丝和家常豆腐,让程开诚赞不绝口。

"没想到你厨艺这么好!"程开诚边吃边称赞。

刘子明笑了笑:"家里就我和我妈两个人,她工作忙,我从小就学着做饭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两人的性格差异逐渐显现出来。

程开诚外向活泼,善于交际,经常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聚会;

刘子明则内敛沉稳,喜欢独处,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或公寓里学习。

尽管如此,他们在一起时却有说不完的话题。

程开诚常分享社交圈的趣事,刘子明则会讲述书中的法律案例和人生哲理。

"你知道吗,古罗马有个著名的法学原则叫'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刘子明某天晚上说道,"这个原则至今影响着现代法律体系。"

程开诚认真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和中国传统的'宁可错放一千,不可冤枉一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两人的学业也互相促进。刘子明帮程开诚梳理论文框架,程开诚则协助刘子明改进文字表达。期末考试时,两人常常熬夜复习,互相出题测试。

大一结束时,刘子明提出要搬出去。

"为什么?"程开诚不解地问,"住得不习惯吗?"

刘子明摇摇头:"不是,是因为我不能总是依赖你。这一年多谢你的照顾,但我已经找到了一份图书馆的工作,可以负担得起独自租房了。"

程开诚沉默片刻,突然说道:"如果你是担心经济问题,那完全不必。这套房子是我父母买的,不需要付租金。而且,有你在,这里才更像个家。"

看着刘子明犹豫的表情,程开诚继续道:"你想想,你搬走了,这套房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着的,多浪费啊。再说,我们相处得不是挺好的吗?"

最终,刘子明决定继续住下去,但坚持要每月支付一部分水电费和生活开销。

就这样,一年、两年、三年...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六年过去了。

这期间,刘子明不仅顺利完成了法学本科学业,还考取了研究生,专攻行政法。

而程开诚在父母的期望下,完成了中文系本科后,又攻读了新闻与传播硕士。

在这六年里,两人的友谊不断深化。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个熬夜备考的夜晚,一起分享了彼此的喜怒哀乐。

刘子明看着程开诚谈恋爱、失恋,然后再次恋爱;

程开诚则陪伴刘子明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程家的长辈们也早已将刘子明视为家人。

每逢春节,程远山夫妇都会邀请刘子明和他母亲一同过节。

刘母最初有些拘谨,但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04

研究生毕业那年,刘子明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出色的实习表现,被推荐进入了省政府办公厅工作。

程开诚则在父亲的引荐下,回到南城创办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主营广告策划和品牌推广。

毕业典礼那天,两人在校园的樱花树下合影留念。

"六年了,子明,"程开诚感慨道,"从未想过当初的一时善举,会让我收获这样一个兄弟。"

刘子明深吸一口气:"这六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你和你家人的帮助,我此生难忘。"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旅途。

初入职场的头两年,尽管工作忙碌,两人仍保持着频繁的联系。

刘子明会不时分享政府工作的见闻和心得;

程开诚则讲述创业路上的艰辛与收获。有时,刘子明还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帮程开诚的公司争取一些政府项目。

"这次的文化宣传活动,要不是你引荐,我们根本没机会参与竞标。"有一次,程开诚感激地说。

刘子明摇摇头:"你的方案本来就是最好的。再说,这些年你帮了我那么多,我做这点事算什么?"

三年后,刘子明被提拔为科长,工作更加繁忙。

他和程开诚的联系开始减少,从每周一次变成每月一次,再到偶尔的节日问候。

程开诚理解好友的处境,也不强求。

"官场中人,身不由己啊。"每当朋友问起刘子明时,程开诚总是这样解释。

又过了两年,刘子明连升两级,成为了市政府办公厅的处长。

新闻报道中,他被描述为"年轻有为的政府官员","清廉高效的模范代表"。

程开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好友的近况,为他感到高兴,却发现两人的联系已经变得极为稀少。

最初,刘子明还会接程开诚的电话,简短交谈几句;

后来,只剩下偶尔的一两条微信回复;再后来,连微信都很少回应了。

程开诚试图理解——也许是工作太忙,也许是为了避嫌,也许...有太多的也许,但答案始终模糊不清。

与此同时,程开诚的公司经过多年经营,已小有规模。

他的团队从最初的三五人发展到近百人,业务也从单一的广告策划扩展到全方位的品牌运营。

在南城的传媒圈内,"开诚文化"已是响当当的名字。

就在程开诚准备进一步扩大业务,将公司推向更高台阶时,灾难突如其来。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程开诚刚到公司,就接到银行经理的电话,告知他公司的所有账户已被冻结。

紧接着,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相继到访,以"涉嫌商业诈骗"为由,对公司进行全面调查。

"这是怎么回事?"程开诚一头雾水,"我们一直合法经营,怎么会突然被冻结账户?"

银行经理一脸无奈:"程总,这是上面的指示,我们也无能为力。建议你尽快找律师协助处理。"

05

接下来的日子,程开诚四处奔波,试图为公司洗脱冤屈。

通过律师的调查,他逐渐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本地商业巨头顾世明看中了"开诚文化"的一个文化产业园项目,提出收购被程开诚拒绝后,便动用关系,从各方面对公司施压。

"顾世明的势力太大了,"律师无奈地说,"他不仅垄断了南城的大部分文化产业资源,还与政府多个部门的领导关系密切。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局面。"

程开诚不愿坐以待毙,他通过各种关系,试图寻找突破口。

然而,每一次努力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积极的回应。

员工们开始担忧,有些人已经悄悄投递了简历;

投资方也频频来电,询问事态进展。

绝望之际,程开诚想起了多年不联系的老友——刘子明。

"他现在是市政府的处长,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程开诚抱着一线希望,再次拨通了刘子明的电话。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冰冷的语音提示让程开诚心沉到谷底。

他又发了几条微信,均显示已读但没有回复。

最后,程开诚决定亲自前往市政府,碰碰运气。

"不好意思,刘处长出差了,"前台秘书礼貌地回绝,"您有什么事可以留言,我会转达。"

程开诚留下了联系方式和简要情况,心知肚明这可能只是一个婉拒的借口。

就在程开诚几乎绝望的时候,顾世明派人带来了一个"解决方案"——只要程开诚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公司70%的控制权交给顾世明,这场风波就能立即平息。

"程总,现在的情况,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顾世明的代表冯律师循循善诱,"您还能保留30%的股份和总经理职位,不算太亏。"

程开诚冷笑一声:"这不是合作,这是明抢!"

冯律师面色一沉:"程总,识时务者为俊杰。顾总已经很宽容了,如果您继续固执,恐怕连这30%都保不住。

更不用说,那些'违法行为'的调查结果一旦公布,您可能要面临法律制裁。"

程开诚被迫回到父母家中,寻求建议。程远山闻讯赶回,却也束手无策。

"这种情况,找个关系硬一点的朋友可能有用,"程远山叹息道,"只可惜我们家没什么政商界的人脉。"

程开诚苦笑:"我倒是认识一个关系硬的,可惜...算了。"

看着儿子疲惫的神情,程远山拍拍他的肩膀:"先休息一下吧,明天我们再想办法。你去书房睡会儿,我这就收拾出来。"

程开诚走进父亲的书房,这里满是童年的回忆。他随手翻看书架上的旧书,忽然发现墙角有一个尘封已久的保险箱。

"密码会是什么呢?"程开诚试了几组家人的生日组合,最终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打开了保险箱。

06

里面除了一些房产证和存折,还有一叠发黄的文件。程开诚随手翻阅,一个熟悉的名字突然跃入眼帘——刘建国。

"这不是子明的父亲吗?"程开诚惊讶地仔细阅读文件内容。

原来,这是一份二十多年前的举报材料。

内容显示,刘建国曾被怀疑贪污公款,而举报人正是程远山。

虽然最终刘建国被证明清白,但这场风波让他失去了工作,家庭陷入困境,不久后因病去世。

"原来如此..."程开诚恍然大悟,"怪不得子明会突然疏远我。"

带着复杂的心情,程开诚回到了公司。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接受顾世明的条件,保住公司和员工的基本利益。

签约当天,程开诚独自前往顾世明的办公室。

宽敞的会议室里,顾世明端坐在主位,两侧是他的高管和律师团队。

"程总,久仰大名,"顾世明笑容满面,"今天总算见面了。"

程开诚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别这么严肃嘛,"顾世明摆摆手,"生意场上的事,没必要太当真。签了协议,我们还是合作伙伴。"

程开诚扫了一眼放在桌上的文件,各项条款比先前提及的更加苛刻,不仅要求他放弃公司的实际控制权,还要承担大量债务和责任。

"这和之前说的不一样,"程开诚冷声道,"你们食言而肥。"

顾世明脸色微沉:"程总,别不识抬举。现在签了还能保住皮,否则,你可能连自由都保不住。"

"你在威胁我?"

"不,我是在提醒你,"顾世明慢条斯理地说,"你公司涉嫌的那些违法行为,足够你在里面蹲上好几年。"

程开诚握紧拳头,怒火中烧,但他清楚自己现在别无选择。

"我可以签,但有一个条件,"程开诚强压怒火说道,"我要见我的员工,向他们解释这件事。"

顾世明摇摇头:"不行,从现在开始,公司的一切由我做主。不过,我可以给你一个体面。"

"什么体面?"

顾世明指了指地面:"跪下,叫我一声'顾总',我就放过你之前的所有过错,还会给你一笔遣散费,够你东山再起。"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几个助手交换着戏谑的目光。

程开诚站在那里,从未感到如此屈辱和无力。他环顾四周,没有一个人显示出一丝同情。

为了公司,为了员工,为了不连累家人,也许我该接受这个屈辱...程开诚心想。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弯下膝盖。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还没等任何人反应过来,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所有人都转头看去。

"住手!我看今天谁敢再嚣张!"

一个身着正装的男子大步走进会议室,身后跟着几名面容严肃的工作人员。程开诚愣住了——那不是刘子明吗?

"刘...刘处长?"顾世明的表情从惊讶迅速转为恭敬,"您怎么来了?"

刘子明没有理会顾世明,径直走到程开诚身边,扶住他的手臂:"开诚,没事了,有我在。"

07

程开诚怔怔地看着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刘子明曾经的谦逊内敛已被一种沉稳自信所取代,他的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顾世明,"刘子明转向顾世明,声音冰冷,"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强迫交易罪、威胁罪、诽谤罪...你今天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了多项法律。"

顾世明面色发白:"刘处长,您误会了,我们只是在谈生意..."

"谈生意?"刘子明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录音笔,"你刚才的话我都录下来了。

不仅如此,监察委已经调查你很久了,你的违法行为、行贿受贿的证据,我们都掌握得一清二楚。"

顾世明如遭雷击,身体微微晃动:"这...这不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刘子明说,"今天我是以私人身份来的,是为了帮我的朋友。

如果我以公职人员的身份来,你现在已经在接受调查了。"

顾世明看了看刘子明身后的几个人,额头上已经冒出冷汗:"刘处长,有话好说,这事我们可以私下协商..."

"不必了,"刘子明打断他,"你立刻撤销对开诚公司的所有指控,解冻他们的账户,赔偿相关损失。否则,下周你就会收到监察委的约谈通知。"

顾世明沉默片刻,最终点头答应:"我这就去办。"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纷纷起身离开,只剩下程开诚和刘子明两人。

多年未见,两人都有些沉默。

"谢谢你,"最终还是程开诚先开口,"如果不是你,我今天就要..."

刘子明摆摆手:"别说这些,我们是朋友,这是我应该做的。"

"但你这些年..."程开诚欲言又止。

刘子明苦笑一声:"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这些年我为什么疏远你,对吗?"

程开诚点点头:"是因为我父亲举报你父亲的事吗?"

刘子明微微一愣:"你知道这件事?"

"刚刚才知道,"程开诚解释道,"在我父亲的保险箱里发现了那些文件。"

刘子明沉默片刻,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城市风景:"是的,我知道这件事有几年了。

在大学三年级那年,我回家整理父亲的遗物,无意中发现了当年的调查报告。

你父亲作为举报人的名字清清楚楚地写在上面。"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为什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住在我家?"程开诚困惑地问。

刘子明转过身,目光坦然:"起初我很愤怒,甚至怀疑你和你父亲是否早就知道我的身份,故意接近我。

但冷静下来后,我意识到这只是巧合。你父亲举报我父亲时,我们甚至还没出生。"

程开诚点点头:"但这不能解释你后来为何疏远我。"

"进入仕途后,我接触到了更多内幕。"刘子明叹了口气,"我发现当年的事情并不简单。你父亲只是被人利用了。真正想陷害我父亲的,是一个叫顾建民的人——顾世明的父亲。"

08

"顾世明的父亲?"程开诚震惊地问。

"没错。顾建民当时是市里的要员,与我父亲同在一个部门。我父亲发现了他贪污的证据,准备举报。

顾建民得知后,先发制人,利用你父亲的名义举报我父亲,转移视线。

虽然最终真相大白,但我父亲的健康和事业已经受到了无法挽回的损害。"

程开诚恍然大悟:"所以你疏远我,是因为担心顾家会发现我们的关系,从而针对我?"

"正是如此。"刘子明坦言,"我调任市政府后,发现顾世明几乎垄断了本地的文化产业,手段极其不光彩。

我暗中开始调查他,但还没掌握足够证据。

当得知他盯上了你的公司,我担心一旦表现出对你的关心,反而会加速他对你的打击。"

"所以你是为了保护我..."程开诚喃喃道。

刘子明走到好友面前:"我一直在暗中关注你,派人留意你的情况。今天顾世明逼你签约的消息传来,我知道不能再等了,必须立刻出手。"

程开诚一时间百感交集,多年的疑惑和不解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紧紧握住刘子明的手:"谢谢你,子明。"

"不必谢我,"刘子明微笑,"这些年,我时常想起在你家的那段日子。

那是我人生中最温暖的记忆。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和你家人的恩情。"

两人相对而立,目光中尽是理解与释然。多年的隔阂在这一刻彻底消融。

"接下来怎么办?"程开诚问道。

刘子明神情坚定:"顾世明的问题远不止表面这些。

他涉嫌多起经济犯罪,证据已经基本收集完毕。

不出一个月,他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冻你公司的账户,恢复正常运营。"

"那得多谢你了,"程开诚感激地说,"这段时间公司几乎停摆,员工都快撑不下去了。"

刘子明拍拍他的肩膀:"别担心,一切会很快恢复正常。反倒是我,得向你道歉。

多年来我因为种种顾虑疏远你,让你莫名其妙。"

"我理解,"程开诚笑道,"以后有什么事,我们要坦诚相待,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一言为定。"刘子明郑重地点头。

在刘子明的协助下,程开诚的公司很快恢复了正常运营。顾世明对公司的各种指控被一一撤销,公司账户也顺利解冻。与此同时,顾世明因涉嫌多项经济犯罪被调查,他在南城的商业帝国开始崩塌。

三周后,程开诚邀请刘子明回到他们曾经共同生活的老房子。程远山和张雅婷得知真相后,对往事深感愧疚,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家宴,邀请刘子明和他的母亲一同赴宴。

"子明啊,这些年委屈你了,"程远山握着刘子明的手,声音哽咽,"当年的事情,我确实有责任。"

刘子明摇摇头:"程叔叔,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如果不是您当年接纳我,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09

刘母擦着眼泪说:"子明从小就说,程家对我们的恩情此生难报。即使这些年他表面上疏远了你们,私下里却一直记挂着。"

张雅婷拉着刘母的手:"我们都把子明当自己孩子看待。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能再次坐在这里,就是最好的结果。"

餐桌上,推杯换盏间,多年的隔阂和误会化为一片欢声笑语。

"我敬大家一杯,"程开诚举起酒杯,"感谢命运让我们相识,感谢时间证明了我们的友谊,也感谢所有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

刘子明也举起杯:"无论是昔日的同窗,还是今后的挚友,我们的情谊已经超越了血缘的羁绊。这杯酒,敬过去,也敬未来。"

筵席散后,两人站在阳台上,望着南城的夜景。

"你知道吗,"程开诚突然说,"那天在顾世明办公室,当我正准备屈服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你。"

"我?"刘子明有些惊讶。

"是啊,我在想,如果是子明,他会怎么做?他一定不会轻易屈服,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程开诚笑道,"没想到,就在那一刻,你真的出现了。"

刘子明微微一笑:"缘分使我们相识,责任让我们相守。无论以后会遇到什么,记住,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一个月后,由于工作调动,刘子明即将前往省会任职。临行前夜,他特意来到程开诚的公司。

"这次调任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刘子明说,"但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联系不会再断。"

程开诚递给他一把钥匙:"这是我新房子的钥匙。无论什么时候回来,那里永远有你的房间。"

刘子明接过钥匙,轻轻握在手心:"六年的朝夕相处,已经让我们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谢谢你,一直以来都理解我。"

"那是当然,"程开诚笑道,"人生路上的挫折和误会,只会让真正的友情变得更加坚固。"

刘子明点点头:"是啊,世事再复杂,人心再难测,唯有真情能穿越时光,历久弥新。"

第二天清晨,程开诚亲自送刘子明登上开往省会的列车。站台上,两人紧紧相拥。

"保持联系。"程开诚拍拍刘子明的背。

"一定。"刘子明承诺道。

列车缓缓启动,逐渐加速。程开诚站在站台上,目送列车远去,直到消失在视野尽头。

他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他们之间的友谊永远不会改变。

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说:患难见真情。

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真正的朋友总会出现,哪怕他们曾经形同陌路。

回到公司,程开诚站在窗前,望着城市的天际线。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一片金色的光芒。

他心中充满力量和希望,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因为他知道,无论前方道路如何崎岖,背后有一个人会永远支持他、守护他。

那个曾经在他家住了六年,后来当了大官与他形同陌路,最终在他最需要帮助时出现的老朋友。

来源:叨哥聊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