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推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重复建设、非法乱建摄像头以及视频图像信息被随意收集、泄露、滥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造成隐患。
明天起,我国首部
系统性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管理的
行政法规将正式施行
此事登上热搜
引发网友热议
哪些公共区域可以安装摄像头?
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权益如何保护?
新施行的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都将有明确规定
一起来了解下
规范公共摄像头安装和使用
近年来,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推进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重复建设、非法乱建摄像头以及视频图像信息被随意收集、泄露、滥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造成隐患。
那么到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
教授 刘为军:
一个是要求政府加强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组织有关部门和经营管理单位按照相关标准来建设系统。
二是将建设主体限定为政府有关部门、经营管理单位、负有安全防范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禁止其他无关单位、个人建设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
第三是明确了在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国家机关等涉密单位周边建设系统,需要征得相关单位的同意。
这既避免了该装没装、导致公共安全保障不足的问题,也避免了肆意乱建侵害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
新规实施后
各类场所的摄像头安装
将更加规范
⬇️⬇️⬇️
条例要求,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管理单位合理确定图像采集设备的安装位置、角度和采集范围,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
那么公民如何监督
身边的违规监控设备?
发现后该如何举报?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
教授 刘为军:
我们一般会看到提醒,你已经进入视频监控区。而没有显著标识的摄像头,它就有违规和违法的嫌疑,群众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处理。
特定私密区域严禁安装摄像头
《条例》明确规定
禁止在以下特定私密区域
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
⬇️⬇️⬇️
➡ 旅馆、饭店、宾馆、招待所、民宿等经营接待食宿场所的客房或者包间内部;
➡ 学生宿舍的房间内部,或者单位为内部人员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房间内部;
➡ 公共的浴室、卫生间、更衣室、哺乳室、试衣间的内部;
➡ 以及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后能够拍摄、窥视、窃听他人隐私的其他区域、部位。
除了对安装偷拍设备的人员进行处罚以外,酒店、宾馆是否要对客房内存在偷拍摄像头负责?
条例新增规定,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发现在所列区域、部位安装图像采集设备及相关设施的,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处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
教授 刘为军:
如果因为他们没有履行义务,导致宾馆的客房、餐馆的包间被他人非法安装了图像采集设备,那么宾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个人隐私保护升级,公共视频不得随意调取
为防止视频信息被滥用及侵犯个人隐私,《条例》明确规定了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使用规范。
➡ 视频图像信息仅限用于维护公共安全、执法办案和处置突发事件等法定目的。
➡ 视频图像信息保存期限届满后,对已实现处理目的的应当删除。
《条例》对国家机关、个人查阅调取视频图像信息的权限、程序也提出了严格要求。
从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的安装目的、安装位置,到信息的采集、存储、查阅和使用,条例在每个环节都设立了严格的规定,形成了对个人隐私和信息权益保护的完整链条。
个人装摄像头要确保,拍摄内容不超合理限度
条例明确:在非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设备设施不得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非法对外提供或者公开传播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视频图像信息。
个人还能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吗?
据人民日报报道,法院裁判的思路通常是判断该摄像头的安装方式、角度和监控范围,不应当影响周围邻居,并且侵犯他人的隐私。例如,如果摄像头能够直接拍摄到邻居的人脸以及邻居门口人员来往情况,那么就超出了法律规定的“保护自身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必要限度,存在侵犯邻居隐私的嫌疑。
个人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时
需要注意事项
⬇️⬇️⬇️
➡ 安装前,最好征得邻居的同意或对邻居进行善意提醒。
➡ 安装时,应精心选择安装位置并调整角度,确保拍摄范围仅限于自家门口必要区域。此外,尽量关闭自动追踪、录音等功能。
➡ 安装后,必须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不得非法对外提供和公开传播。
网友评论
对此,有网友表示
还是支持家门口安装摄像头
他们安装摄像头的目的是为了
防止快递或者电瓶车被偷
也有网友表示
按照该规定
带摄像功能的智能门锁
就该禁用了
更有网友期望借此
能够约束街头直播
你会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吗?
来源:南昌三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