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复圣城,却去打埃及,一文理清被历史遗忘的第五次十字军东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15:58 1

摘要:尽管在第五次十字军之前,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第四次东征,但这次东征没有和穆斯林打过一场仗,反而攻陷了扎拉和拜占庭两个基督教政权,对中近东的局势影响并不大。

在讲第五次十字军之前,有必要对当时中近东局势做下简单介绍。

尽管在第五次十字军之前,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第四次东征,但这次东征没有和穆斯林打过一场仗,反而攻陷了扎拉和拜占庭两个基督教政权,对中近东的局势影响并不大。

而此时中近东的局势并不算太糟。在1192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理查和萨拉丁达成了短暂的和平协定。然而协约到期后,和平并没有被打破。

萨拉丁

萨拉丁之后,他的弟弟阿拉迪尔继承了其兄的地位和思想,而耶路撒冷国王也并不愿意同穆斯林再起争端,就这样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达成的和平协定一直延续了四分之一个世纪。

在这四分之一世纪中,安条克公国、特里波利伯国以及耶路撒冷控制的地中海东岸狭长地带都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和平。所以此时中近东的基督徒并不希望西欧发动新一轮的十字军东征,因为新的十字军就意味着新的战争,就会打破他们已经习惯的和平,而最终的结果可能也并不一定会实现收复圣地的理想。

然而西欧的基督徒尤其是罗马教廷并不这么想,他们唯一的想法就是圣城还处于异教徒的控制之下,必须发动新一轮的东征,并把十字军的主导权收归教廷所有。在这种背景下,比第四次十字军更荒诞的儿童十字军。

儿童十字军

当时西欧一部分人认为,之所以前几次十字军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主要原因就是十字军成分太复杂,信仰不虔诚,罪孽太深重,心灵不纯洁,所以得不到上帝的庇护。哪些人罪孽较轻,心灵纯洁啊?儿童!

在这种背景之下,法国和德国先后出现了两个少年先知,在他们的号召下,数万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儿童组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儿童十字军,向着圣地行去。

然而这些儿童十字军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大多数人在路途中冻死或饿死,剩下的一哄而散,还有很多儿童被转卖到北非和中近东,成为了奴隶。令人哭笑不得的儿童十字军就此覆灭。我之前有专门的文章讲过暗黑童话《彩衣吹笛手》历史原型,竟是两次荒诞的儿童十字军东征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跳转阅读。

从儿童十字军的闹剧就能看出来,此时西欧对东征的兴趣依然不减,依然狂热如初,这就为促成第五次十字军提供了思想基础。

1213年英诺森三世发布教宗诏书,号召欧洲基督教各国组织新的十字军,发起第五次东征。然而十字军还没有成行,英诺森就去世了,洪诺留三世当选教皇,继续十字军东征事宜。

然而此时西欧各国的情况和第四次东征时一样,各国君主都对东征没有兴趣。

英格兰内部发生内乱,约翰王在贵族胁迫下签署《大宪章》,自顾都不暇,自然不可能去东方讨苦吃。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始终把法王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东征事务并不怎么关心,否则也不会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在进攻耶路撒冷紧要关头,独自返回法国了。

约翰王签署大宪章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刚刚成年,但是他和法王腓力二世一样也是个现实主义者,不热衷于宗教战争。为此,教皇还把腓特烈二世开除了教籍。

前面我们介绍第四次十字军时也是这样的背景,所以最后挑大梁的是法国的各路诸侯们。然而这一次法国的诸侯们也不愿意参加东征了,这些诸侯们虽然有很大部分是抱着圣战的目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在新世界占领新地盘的想法。

但在前几次东征中,除了第一次,在中近东建立了几个十字军的政权外,后面几次十字军基本都是无功而返,最要命的是此时的法王腓力二世丝毫不顾及教皇倡导的“和平休战运动”,反而趁着诸侯东征期间,不断扩大王室领地,兼并诸侯的领地。如此一来,一向作为东征主力的法国诸侯们对参加十字军东征也变得兴趣寥寥。

除此之外,此时法国南部兴起了一个异端阿尔比派,法王和法国诸侯都忙于发动针对阿尔比派的十字军,无力抽身对外。

匈牙利国王扛起了第五次十字军东征主帅的大旗。而在中近东的耶路撒冷国王尽管不愿重启同穆斯林的战争,然而他的地位和金钱都是受教皇资助才获得的,因此不得不率军加入新一轮的十字军中。三大骑士团以及塞浦路斯王国也加入十字军中。

除此之外,热那亚人也加入了这次东征。为了争夺地中海的贸易权,热那亚人长期以来就和威尼斯人不和。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威尼斯人取得了辉煌战果,逐渐在地中海贸易争夺战中胜出。热那亚人也希望通过新的东征来打破威尼斯人的优势地位。

威尼斯人一直奉行“首先是威尼斯人,然后是基督徒”的理念,所以他们为了本国利益,一直和穆斯林人进行贸易往来,并不愿意和阿拉迪尔统治的伊斯兰世界发生冲突,所以对这次东征并没有太大兴趣。除了这个原因外,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在威尼斯的挑唆下,十字军攻打了匈牙利王国的扎拉城,导致匈牙利和威尼斯的关系恶化。作为匈牙利主导的十字军自然不愿意和自己的仇人共同作战。

而罗马教廷同样也不愿意看到威尼斯人再度参与到这一轮东征中来。第四次十字军之所以没有去收复圣城反而攻打了扎拉和拜占庭两个兄弟政权,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到了当时威尼斯人的干扰。为了避免新的十字军在此受到威尼斯人的影响,教皇下令十字军的成员禁止和穆斯林进行贸易,同时宣布不但参加十字军的人会得到救赎,出资捐助的人也能享受同等的待遇。这样一来,一些不愿参加十字军怕丢掉性命或者失去在西欧领地的大小贵族,在无法亲自参加圣战的情况下,找到了新的赎罪机会,于是十字军就有了大量的资金捐助。

此外,为了防止十字军再跑偏方向,教皇还向十字军派驻了教会代表——一个叫佩拉约的红衣主教。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匈牙利国王主导的。

1217年,匈牙利国王率领的一万名的十字军走海路到达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阿克城,随后向圣城耶路撒冷进发。

这一次,十字军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穆斯林的轻骑兵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威胁,然而十字军也无法攻克穆斯林的城堡和要塞,十字军在长期的围困战中疲惫不堪,不久军中发生了瘟疫,匈牙利国王也因此病倒。1218年初,匈牙利十字军带着击败穆斯林的威名返回了欧洲,第五次东征第一阶段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当匈牙利十字军返回欧洲时,第二支西欧队伍抵达了阿克。这支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德国和荷兰的骑士、雇佣军组成,由荷兰伯爵威廉带队。

这支十字军与中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等中近东的十字军汇合,组成第二阶段的十字军,这支十字军由耶路撒冷国王统帅。

这一次他们没有继续向内陆进发去攻打耶路撒冷,而是决定采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的战略,直接南下进攻埃及。

因为此时的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基本盘就在埃及,拿下了埃及,叙利亚又会回到萨拉丁之前分裂割据的局面,十字军才能再度收复圣城,在中近东站稳脚跟。

为了防止在叙利亚地区的阿尤布军队回援,十字军与罗姆苏丹国结成同盟。罗姆苏丹国和阿尤布王朝同属伊斯兰阵营,然而阿尤布王朝的快速扩张引起了罗姆苏丹国的忌惮。于是罗姆苏丹国答应十字军的请求,南下骚扰叙利亚,以牵制阿尤布王朝的军队。

阿尤布王朝

十字军选择的进攻目标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东侧的一个海港城市达米埃塔(也被译为杜姆亚特)。达米埃塔距离阿克和雅法并不远,可以得到充足的补给,此外还可以以达米埃塔为据点上溯进攻阿尤布王朝的首都开罗。

地中海的航线一直被信仰基督教的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所控制,阿尤布王朝根本没有像样的海军,所以当得知十字军进攻达米埃塔后,阿拉迪尔只能率军走陆路驰援,这样速度就放慢了很多。

而十字军一方掌控了制海权,就可以从海路两个方向对达米埃塔发动进攻。战事对阿尤布王朝一方很不利。

一个星期后,阿尤布一方再传噩耗,阿拉迪尔去世了,这位和狮心王理查谈笑风生,建立超越宗教友谊的阿尤布王朝统治者结束了73年的一生。

第五次十字军纪念币

他的长子阿尔卡米尔成了他的继承人,这位阿尔卡米尔我们在前面也介绍过,他就是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被狮心王理查破格授予骑士称号的小孩。然而此时他却不得不站在十字军的对立面。

阿尔卡米尔接过父亲的指挥权后和十字军展开了长期的焦灼战,然而到了次年的2月份,阿尤布王朝却突然撤退了。

原来阿拉迪尔死后,各地的埃米尔并不满意阿尔卡米尔的统治,于是他们煽动阿尔卡米尔的一个兄弟发动叛乱,阿尔卡米尔只得从达米埃塔战场抽身前去平叛。

本来十字军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扩大战果,然而他们内部也发生了分歧,原因在于教皇代表佩拉约来到了达米埃塔前线,并以教皇的名义和耶路撒冷国王抢夺十字军的指挥权。十字军内部陷入毫无意义的争斗之中。

佩拉约主教

阿尔卡米尔很快平定了叛乱,再度率军攻打达米埃塔的十字军,然而并未取得明显的战果。双方在达米埃塔的僵持一年有余都毫无寸进,阿尔卡米尔有意讲和,于是在1219年10月派出使节前往十字军大营。

阿尔卡米尔给出的停战协定十分诱人,其中就包括把耶路撒冷归还给基督徒,十字军中的大多数都表示赞同,然而教皇代表佩拉约和耶路撒冷牧首却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十字军不可同异教徒进行谈判,圣城不能通过与“不信者”的谈判而取得,必须经过基督徒的流血斗争而“解放”。

另外热那亚人也反对停战,因为他们参加第五次十字军就是打击威尼斯人在埃及的商业利益,如果讲和的话,那么他们的目标就落空了。十字军对热那亚人的海军十分依赖,因此热那亚人在十字军中具有很高的话语权。最终十字军拒绝了阿尔卡米尔递过来的橄榄枝,双方战争继续。

1220年11月,经过两年的围攻,达米埃塔终于陷落了。攻入城中的十字军,进行大肆烧杀抢掠,只有改信基督的居民幸免于难。

而胜利后的十字军再起风波,耶路撒冷国王和教皇代表就达米埃塔归属权发生冲突,最终耶路撒冷国王获得了这块新征服的土地。

在十字军攻下达米埃塔后不久,神圣罗马帝国的腓特烈二世终于被新教皇加冕为皇帝,按照承诺,他要参加新的十字军东征。

在达米埃塔的十字军对这个消息非常兴奋,有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入,十字军的力量就会倍增,就有很大可能达成攻下埃及,一举夺得耶路撒冷的既定目标。

然而腓特烈二世并不热衷东征,所以只是象征性地派了很小一部分兵力前来增援。阿尔卡米尔听说腓特烈二世要参加东征的消息后,更加紧张了,所以又派出使节提出更优厚的和谈条件,十字军一方再度拒绝,并开始溯游而上,向着尼罗河上方的开罗进军。

为了赶在腓特烈未可知的大部队到达之前打败十字军,阿尔卡米尔下令破坏了尼罗河上游的大坝,洪水暴涨,对溯河而上的十字军造成了沉重打击,埋伏的穆斯林军队趁机杀出,彻底击败了这支已经溃散的军队,耶路撒冷国王和教皇代表佩拉约也做了穆斯林人的俘虏。残存的部队只得再次退回达米埃塔,然而不久之后的疫病再次给十字军造成了不小的减员。

神圣罗马帝国的援兵并未到来,而原本的十字军却伤亡惨重,十字军一方明白东征的结局已经注定。

阿尔卡米尔得知十字军的窘境后,再度派出了第三次议和的使者。这一次的和谈条件与前两次完全不同,不但没有提出归还耶路撒冷,反而要求十字军放弃占领的达米埃塔,并彻底从埃及退出。十字军一方尽管心有不甘,在残酷的现实之下,也不得不接受了和谈。

1221年9月8日,十字军按照和谈约定启程撤出达米埃塔,历时三年多的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宣告结束。

来源:柏拉图和食铁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