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雁门太守行》:最倒霉的诗人,脑洞大开写出最奇诡的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4 22:27 1

摘要:如此称谓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写神仙鬼魅题材的诗,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想象力丰富,于天马行空中写出新颖诡异的意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他被称为“诗鬼”,在唐朝诗坛上占有独特的位置。

如此称谓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写神仙鬼魅题材的诗,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想象力丰富,于天马行空中写出新颖诡异的意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他还是一位励志的典范,成语“呕心沥血”中的“呕心”说的便是他读书用功的事。但他渴望读书改变命运的理想,最终因为父亲的名字而永远被挡在了科考的大门之外。

他就是李贺唐代诗人(790年~816年,字长吉)。

他可以说是史上最倒霉的天才诗人,有人说他的想象力比李白还要奇特,只可惜天妒英才,体弱多病的李贺最终未能应试,仅做过3年的九品微官奉礼郎,便写下“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后辞官离去,最终在26岁那年,因病离世。

他短暂而灿烂的一生,因为笔下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成为了世代人心中的意难平。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这是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前两句耳熟能详,但是全诗却鲜有人能全部背完。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犹如黑云翻卷,气势汹汹,似乎要摧倒城墙。战士们严待以来,威严的铠甲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烁。

响亮的号角声震天动地,在秋色里格外的清晰。战士们浴血奋战,鲜血在黑夜里凝结成暗紫色。

红旗半卷在秋风中屹立不倒,冲杀赶赴易水,兵临城下。夜寒霜重,战鼓激昂的声音也显得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君王的赏赐和恩遇,愿意手携宝剑,上阵杀敌,为了保家卫国血战到死。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

玉龙:宝剑的代称。

下面将结合李贺的一生,深度解析这首曾被王安石质疑过的“奇诡而又妥帖”的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联以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战争即将爆发前的紧张气氛。黑云滚滚,如同敌人重兵压境,危城即将被摧毁的紧迫形势跃然纸上。然而,在这危急关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将士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如同鳞片般闪耀,展现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无畏的精神。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残酷和悲壮。号角声在秋色中回荡,充满了肃杀之气。而“燕脂”指的是将士们流的鲜血,它们在夜色中凝结,将大地染成了紫色,渲染出了一种悲壮惨烈的气氛。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颈联则通过描绘战士们进军途中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红旗半卷,说明战士们经过了浴血奋战。“易水”则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豪情壮志。此时,塞外天气寒冷,霜气凝重,连战鼓都敲不响,但这并没有阻止战士们前进的步伐,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为国捐躯的决心。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尾联则直接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而“提携玉龙为君死”则表现了将士们手持宝剑,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构思新颖,形象生动,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通过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这便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是可贵之处,也是难学之处。

在我看来,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之语,王昌龄有跨越历史空间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但这些都不如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王安石曾提出质疑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意思是黑云与日光怎可同时出现。但明代杨慎则对此诗极为推崇,并嘲讽说王安石不懂诗。

敌军围城,未必会巧合的出现黑云;列阵迎战,也未必有日光照耀。这里的黑云和日光,不过是诗人用来制造诗歌意境的镜像。由此也可知李贺之诗断不能用常理来推断。奇诡而又妥帖,才是李诗浑融蕴藉之意境的关键。

李贺的还有许多有名的诗,比如《李凭箜篌引》,全诗引用古代传奇故事来渲染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以及《马诗二十三首·其五》,用天马行空之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还有《南园十三首·其五》,引用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些诗都能展现出李贺“诡异”的创作思维,读来很有冲击力。

这便是被成为“诗鬼”的李贺。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可是他留给后世的辉煌却在漫长的文学史上熠熠生辉。

来源:柳月青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