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九月,收获的喜悦弥漫在潍坊安丘西南山区的丘陵地块间,名声在外的辉渠小米种植于此。这里的谷子开春即播种,出苗至拔节期恰逢低温、干旱季节,生长速度较慢,且灌浆期长,叠加充足的日光照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穗大粒圆、营养丰富的优质谷子。
9月5日,大众新闻·大众日报以《潍坊安丘“三新”育好米》为题报道潍坊安丘。
原文如下
↓↓↓↓↓
金秋九月,收获的喜悦弥漫在潍坊安丘西南山区的丘陵地块间,名声在外的辉渠小米种植于此。这里的谷子开春即播种,出苗至拔节期恰逢低温、干旱季节,生长速度较慢,且灌浆期长,叠加充足的日光照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穗大粒圆、营养丰富的优质谷子。
新米尝鲜,揭开米粒表层厚厚的油皮,探寻安丘小米颗粒饱满、谷劲实足的奥秘,答案就藏在辉渠小米“三新”展示示范基地的120亩试验地块里。
9月4日—5日,2025年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山东农技杯”小米大赛在安丘市举办。作为现场重要观摩点之一,辉渠小米“三新”展示示范基地以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为核心,集中展现安丘种业科技最新成果。
该基地位于辉渠镇百泉春谷种植合作社的核心区域。“我们通过筛选适配当地的新品种、推广绿色高效新技术、测试谷子专用新装备,打造核心示范基地,加快‘三新’技术落地应用,推动谷子产业成为富民产业。”安丘市辉渠镇洞西头村党总支书记、百泉春谷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夏方泉说。
提起合作社,当地村民满口夸赞。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加持下,小米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村民腰包里的“米袋子”也越来越鼓。
为整合产业资源、提升品牌竞争力,2009年,当地牵头成立了安丘市百泉春谷种植专业合作社,初步建成1万余亩的种植基地,注册“望海山”小米品牌。合作社以洞西头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28个村共同发展谷子产业。目前,该合作社社员年均每户增收5000元以上,累计带动周边3000多种植户实现增收超1200万元。
2023年8月“辉渠小米”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而作为辉渠小米中的精品,“望海山小米”先后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被原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标被原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又在此次“山东农技杯”小米大赛上一举斩获金奖。这一系列荣誉加身,不仅是对“望海山小米”品质的高度认可,更让安丘作为谷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含金量”更加凸显、更具分量,进一步夯实了安丘谷子产业的品牌优势与市场竞争力,也为当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写下了生动注脚。
走进基地观摩现场,中谷19、济谷25、地方品种华谷等10类新品种集中展示,上演了一场“小米品类鉴赏大会”。
事实上,辉渠谷子的品种优化从未停歇。早在1951年,当地人就在留山南侧发现了优质地方谷子品种,经过多年提纯复壮和改良,逐步形成以“滑谷”为代表的传统优质品种体系。近年来,百泉春谷合作社进一步加强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交流合作,引进济谷20、济谷28、济谷31等优良品种,最终筛选出适配当地气候土壤、兼具高产与强抗逆性的济谷28,31等新品种,在保留小米传统风味的同时,持续提升产量和品质。
辉渠民间流传着“七遍秫秫八遍谷”的说法,意思是谷子从播种到收获需人工锄地八遍——因当地多为旱田,且地形限制无法灌溉,只能靠反复锄地来保持土壤墒情湿度。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过去以来人工锄地保墒的传统种植模式正被一系列更高效、更科学的技术与装备彻底改变。
如今,安丘辉渠小米“三新”展示示范基地里,谷子精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试验,谷种包衣试验,谷子覆膜穴播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试验三大技术亮相展示;谷子精播机、穴播机、覆膜穴播机、收获机、种衣剂拌种器、水肥一体化设备、小型智能装备、种衣剂、肥料等新型专用农资一应俱全。新技术和新装备为小米种植插上了“科技翅膀”,有力推动当地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辉渠小米成为安丘农品金字招牌和山东省小米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安丘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