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层里的“定海神针”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4:44 2

摘要:“让开让开!桩船要靠泊了!”夜幕深沉,海风肆虐,卷着咸腥味儿直往人衣领里钻。技术主办杨建壮紧了紧工装,一把扯下被海风刮得晃荡的眼镜,草草抹了把被汗水和海风蜇得生疼的脸。手电筒的光柱划破夜色,在汹涌的浪涛和轰鸣的机械声中,他的吼声像锚一样,稳稳扎进嘈杂的施工现场

“让开让开!桩船要靠泊了!”夜幕深沉,海风肆虐,卷着咸腥味儿直往人衣领里钻。技术主办杨建壮紧了紧工装,一把扯下被海风刮得晃荡的眼镜,草草抹了把被汗水和海风蜇得生疼的脸。手电筒的光柱划破夜色,在汹涌的浪涛和轰鸣的机械声中,他的吼声像锚一样,稳稳扎进嘈杂的施工现场。

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南通金牛码头项目西入海通道建设现场,四艘运桩船的探照灯在漆黑的海面划出交错的光痕,像一把把利剑,撕开夜的帷幕。杨建壮抓起对讲机,一步跨上码头边缘的钢架,衣角被狂风掀起,猎猎作响,露出腰间别着的一沓被海水浸皱的图纸,沙沙地在风里翻动着。

“护筒选不好,混凝土就是白浇!”杨建壮的眉头紧锁,拧成一个死结,几乎要拧出水来。作为码头西通道灌注桩施工的技术主办,他最怕听到 “砂层” 两个字。这里的海底地质状况极其复杂,砂层就像一个无底洞,稍有不慎,钻孔护壁就会塌陷,混凝土一灌进去便会被砂层吞噬,仿佛是无底洞一般,永远填不满。“这不是打桩,这是在豆腐渣里插筷子!” 他攥着一把从钻孔里掏出的砂砾,砂砾在灯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仿佛在嘲笑他们的努力。他的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无奈。一段时间里,他和技术团队熬红了眼,光上层护筒的材质就被他测试了三次,每次都仔细观察、分析,最后甚至给护筒外壁加装了螺旋状导流片,才算稳住钻孔的 “骨架”。

但真正的考验在泥浆。海水混着砂粒不断渗入钻孔,杨建壮蹲在泥浆池边,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配比:膨润土掺多少,纤维素加几克,海水温度对凝固时间的影响…… 他一边记录,一边喃喃自语,仿佛在和这些数据对话。“泥浆得比砂子 ‘凶’,才能把杂质全卷出来。”

杨建壮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像是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前行的方向。他猛地站起身,顾不上泥浆溅湿的裤腿,几步冲到搅拌机旁,对着操作员大声喊道:“快,把膨润土的量再加一成!纤维素也加倍!” 操作员愣了一下,但很快反应过来,迅速调整了搅拌机的配料比例。随着新的泥浆缓缓流入钻孔,杨建壮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紧紧盯着泥浆的流动,眼中满是期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泥浆在钻孔中翻腾,逐渐变得浓稠起来。突然,他看到泥浆开始缓慢地向上返流,带着砂粒和杂质一起被卷出钻孔。杨建壮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是成功的迹象。

“建壮,情况怎么样?” 项目团队成员纷纷围了过来,眼神中满是关切。“成了!” 杨建壮大声说道,声音中满是激动,“泥浆的配比调整后,终于能稳住钻孔了!”

来不及庆祝,杨建壮迅速拿起对讲机,对着运桩船的船员喊道:“桩船准备就绪!开始下桩!”随着第一根桩缓缓沉入海底,整个施工现场再次忙碌起来。杨建壮站在码头边缘,望着那根逐渐消失在海水中的桩,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但只要有了这个突破,剩下的工作就会顺利许多。

“检测仪显示混凝土密实度 99.2%,西通道验收通过。”项目验收那天,听到消息的杨建壮,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下来。他咧嘴一笑,袖口早已结满灰白的盐渍,像是一层薄霜,见证着他在海边的淬炼和成长。

来源:青岛交通广播FM89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