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宣布,中星9C卫星即日起全面接替服役17年的中星9号卫星,承担全国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任务。这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新一代直播卫星,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轨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实现100%国产化,更以覆盖更广、容量更大、技术更
2025年9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宣布,中星9C卫星即日起全面接替服役17年的中星9号卫星,承担全国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任务。这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新一代直播卫星,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轨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实现100%国产化,更以覆盖更广、容量更大、技术更先进的优势,为数字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关键支撑。
一、核心技术参数:自主创新铸就"太空广电枢纽"
中星9C卫星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增强型(DFH-4E)平台构建,于2025年6月20日20时3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经过两个多月的在轨测试调试后正式投入使用 。其核心技术指标实现全面突破:
- 轨道定位:定点于东经92.2°地球同步轨道,与中星9号保持一致,确保用户设备无需调整即可无缝切换。
- 载荷配置:搭载35路转发器,涵盖标准Ku、规划Ku、Ku BSS和Ka BSS四个频段,其中Ka频段支持高速互联网接入,较中星9号的单一Ku频段实现质的飞跃 。
- 功率与容量:整星功率达14.4千瓦,有效载荷功耗11千瓦,创东四系列卫星平台之最;转发器容量较中星9号提升50%,可同时传输数百套超高清节目 。
- 设计寿命:基础设计寿命15年,配合智能运维系统,实际运营周期可延长至20年,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30%以上。
- 波束覆盖:创新设计6个专用波束,包括覆盖全国的主波束、强化西部偏远地区的定向波束、服务南海海域的海事波束,以及可动态调整的移动波束,彻底解决此前青藏高原、南海诸岛等区域信号薄弱问题 。
值得关注的是,该卫星采用模块化设计架构,预留了未来10年技术升级空间,可灵活适配VR/AR、互动电视等新兴业务需求,为智慧广电发展奠定硬件基础。
二、用户体验升级:从"看得上"到"看得好"的跨越
对于全国1.4亿"户户通"用户而言,中星9C卫星的启用带来的不仅是服务连续性保障,更是视听体验的质的飞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确表示,现有第四代北斗高清机顶盒(四代机)及四代增强型终端用户,无需更换设备或调整天线,开机后自动搜索即可接收新卫星信号。
- 超高清普及加速:卫星支持4K/8K超高清视频传输标准,未来将逐步增加超高清频道数量。以2026年春晚为例,观众有望通过卫星信号收看8K超高清直播,画面分辨率较现有1080P高清提升16倍。
- 偏远地区覆盖优化:针对云南怒江、青藏高原等地形复杂区域,中星9C采用高功率转发器和抗干扰技术,信号穿透能力提升40%。西藏自治区已有30万户牧民家庭通过该卫星实现稳定收视,彻底告别"雨雪天断信号"的历史。
- 应急通信保障:集成高可靠应急广播系统,在地震、洪水等极端灾害导致地面网络中断时,可保持48小时连续工作,成为灾害预警和救援指挥的"空中生命线"。
据中国卫通测算,中星9C卫星投入使用后,我国广播电视信号综合覆盖率将从99.6%提升至99.98%,基本实现"无盲区"覆盖 。
三、产业战略价值:国产化突破与全球竞争优势
中星9C卫星的成功启用,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卫星技术彻底摆脱对国外平台的依赖,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对比2008年发射的中星9号(采用法国SB4100平台),中星9C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三大突破:
1. 平台自主化: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98%,较进口平台成本降低25%,同时可靠性提升至0.9998 。
2. 频段多元化:新增的Ka BSS频段支持百兆级宽带接入,使卫星具备"广播电视+互联网"双模服务能力,可满足偏远地区家庭宽带需求。
3. 运维智能化:搭载星地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卫星状态并动态调整波束覆盖,故障响应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1小时。
在国际竞争格局中,中星9C的性能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欧洲EUTELSAT 36D卫星相比,虽然在整星功率(14.4kW vs 18kW)和转发器数量(35路 vs 70路)上存在差距,但中星9C的波束灵活性和成本控制更具优势,其单位容量造价仅为国际同类卫星的60%。目前,巴基斯坦、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表达合作意向,计划利用中星9C的剩余容量提升本国通信覆盖。
四、未来发展展望:构建天地一体的数字传播网络
随着中星9C卫星的投入运营,我国已形成"中星6D/6E+中星9B/9C"的多星协同格局,构建起覆盖全国、兼顾海外的广播电视传输体系。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划,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1. 超高清内容生态建设:2026年前推出50套4K超高清频道和10套8K超高清频道,建立从内容制作到传输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2. 卫星互联网融合应用:依托Ka频段资源,在西部农村和海岛地区开展"卫星宽带+智慧教育/医疗"试点,助力乡村振兴。
从"户户通"到"人人通",从标清到超高清,中星9C卫星的启用不仅是我国航天技术进步的缩影,更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这场跨越星辰的广电服务升级中,自主创新始终是照亮前路的核心动力。
来源:木青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