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岁,花臂满背,站在台球桌边帮人摆球——河北廊坊的小雨,如今的工作就这点。
21岁,花臂满背,站在台球桌边帮人摆球——河北廊坊的小雨,如今的工作就这点。
三年前她觉得“纹上整条青龙”挺酷,结果面试的HR一句“我们不招花脸”,连简历都不用递。
那一刻她才知道:个性和饭碗,原来不兼容。
网友吵翻天,“活该”二字刷屏。
可翻翻2024年职场报告,60%的公司直接把“明显纹身”写进拒收条款,前台、客服、餐饮尤其苛刻。
不是小雨不努力,是游戏规则先把她踢出局。
收入不稳定,恋爱更是修罗场。
男孩们跟她打游戏唱K都行,真要领回家见爸妈?
“我妈心脏不好,怕吓着。
”一样的台词听多了,小雨连“要不先处着”都懒回。
爸妈那边,两年春节没敢回村,怕邻居一句“花姑娘回来了”让奶奶当场落泪。
屏幕背后的她,天天刷小红书看“洗纹身Vlog”,激光枪哒哒一响,心里却更慌:一针下去疼得直冒汗,洗一次就得800,想褪成浅色至少走四趟。
一个月的工资,刚够烧胳膊上那条尾巴。
有人说,那干脆改行去直播。
她也试过,可公会的条件是“先洗掉,再穿小清新”。
雨夜收工回出租屋,看镜子里五颜六色的自己,像极了调色盘:这盘颜料,别人眼里是污点,在她心里是学费。
真没人管吗?
成都、武汉这两年冒出给纹身青年开的免费美甲、咖啡拉花课,结业还能内推小厂。
名额不多,但能让她看见一道门缝。
她去问过廊坊有没有,街道办大姐摇头,“咱这儿还没人整”。
说到底,纹身并不等于坏人。
设计师、电竞解说、乐队鼓手,越来越多岗位开始认能力不盯皮肤。
问题是,小城市的机会还没跟上大城市的包容。
小雨打算先把背上的关公削成一片云,再攒报班钱报电商运营——网店客服隔着屏幕,谁也看不见她手上的星星。
有人问她后悔吗?
她咧嘴笑:后悔的是当时全图一次性扎满,没留一块“空白缓冲区”。
年轻人爱冲动,社会留点容错率,是不是也算一种体面?
毕竟21岁,人生才刚开局,龙也好、云也罢,终究只是皮肤上的一段记录。
洗掉需要时间,成长也需要。
等到哪一天,她能用工资给爸妈买礼物,再挽起袖子包饺子,那些颜色就褪成背景,不再喧宾夺主。
来源:岁月情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