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的团灭诅咒:古代叛军为什么总是亡于内讧?
大将骆悦等人秘密见到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对他说:“今天早上史思明大声责骂我等,我们和您都面临被杀的处境,自古以来就有废立君王之事,请您召见宿卫曹将军共商大事。”
大将骆悦等人秘密见到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对他说:“今天早上史思明大声责骂我等,我们和您都面临被杀的处境,自古以来就有废立君王之事,请您召见宿卫曹将军共商大事。”
然而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国力下降,繁华不复当年。虽然这场祸乱导致唐朝走下坡路,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足足延续了150年,150年对于一个朝代来说,时间上是挺长久的。
提起唐朝历史,大家最熟悉的英雄豪杰或许是李世民、杜甫、白居易,但你知道吗?在这段辉煌的盛世背后,有一个名字曾经掀起惊天巨浪——他就是安禄山。一个从边疆起家的将军,一位集权谋、野心与背叛于一身的枭雄,他的崛起与叛乱,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今天,我们就带你走进这个
这枚“得壹元宝”直径3.55厘米,重13.72克,青铜质地。右旋读。“得”字下面是平头点寸。壹和宝二字较大。小郭,宽缘,得与宝中间有个小孔眼。背面有个“上月”纪名,左边缘处有一小块粘铜。
安史之乱是唐朝唐玄宗末年到唐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手底下掌握的兵力以及可以调动的兵力,自己手下的唐朝士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
把“安史之乱”放进中国历史的热搜榜,流量绝对不输任何一场王朝更替。但问题来了,这场叛乱到底有多乱?它凭什么能在史书里被反复提及、在现代还被拿来类比各种危机?这波操作,完全可以叫“冷兵器时代的黑天鹅事件”——而且乱到连唐朝官方自己都写不圆。
上个月探访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打卡《##看・见殷商》展览时,于该博物馆常设展厅偶然发现唐史思明墓出土的多件玉饰件(此前未在首博展陈中见过)。这些形制独特的玉饰件,恰好补全了我此前收集的史思明墓出土玉器影像资料,现将图文整理成果分享给大家。
安禄山的“多国部队”:安禄山麾下除突厥、契丹等胡人外,还有同罗、奚、室韦等北方民族,甚至包含部分中亚粟特商团武装,堪称唐代“国际化叛军”。
李光弼,祖籍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契丹人。其人沉稳严毅,精擅骑射,好读书,有文武才,少年投身军旅,凭着战功一路升迁至朔方都虞候,成为唐军中级军官。天宝五年(746年),朔方节度使王忠嗣调任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非常欣赏李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安史之乱,唐朝浩劫,叛军首领安禄山和史思明被儿子弑杀,终局反转令人唏嘘。 这场动乱为何使大唐无力控制地方藩
你觉得主角一死剧情就得结束?大错特错!让这场混乱局面不断延续的,并非安禄山本人,而是他背后的那些寒门学子、边地将领以及胡人军队。他们早已把这场“叛乱”,演变成了一场“制度革新”。
范阳誓师——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范阳城北风刮得嗷嗷叫。安禄山穿着镶金边的黑甲,站在三丈高的点将台上,手里的红缨马鞭"啪"地抽在台子上。他身后"清君侧,杀杨国忠"的大旗被风吹得哗啦啦响,那旗角跟刀子似的,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开元盛世”的结束,与宣告着唐朝全盛期一去不返。这场内乱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北方地区经济大倒退,也为后来的藩镇割据埋下了祸根。
古代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少,指挥作战的将领更在这其中留下了名字。要说在平定安史之乱的事宜上,始终围绕不开的是李光弼、郭子仪等人,还有就是敌军将领史思明。
“公元755年,唐玄宗还在骊山华清池与杨贵妃赏雪对饮,谁也没想到——安禄山的一句‘清君侧’,让盛唐繁华瞬间崩塌!”
其父李楷洛放下手中《六军镜》,望着这个继承契丹酋长血脉的幼子——三年前他们家族归唐时,玄宗在丹凤门赐宴,西域进贡的夜光杯中盛着紫红葡萄酒,至今仍锁在李宅地窖深处。
公元736年,一场债务危机彻底改变了窣干的命运。当时,他因欠下官府巨额债款,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无奈之下逃亡到北边的奚族地区。奚族向来对外族人持有强烈的排外态度,窣干刚踏入这片土地,便被奚族人毫不留情地捉住。面对生死危机,窣干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机智,编造了一个
史思明(703—761年)的死亡标志着安史之乱进入尾声。这位叛军领袖在军事巅峰时期因家族内讧被杀,其政权迅速崩溃,唐朝借机反攻,最终于763年平定叛乱。然而,这场动乱留下的藩镇割据与财政崩坏,已彻底改变了盛唐的国运。
安史之乱,这场持续八年之久的浩劫,不仅终结了大唐的盛世繁华,更将整个中国推入了黑暗的深渊。其可怕程度,远超一场简单的叛乱,而是一场席卷全国,荼毒生灵的人间惨剧。
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内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