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得知十大元帅名单之后,指着陈毅的照片说:这个人可不简单
1955年9月的北京,天气闷热还带点初秋的干爽。怀仁堂里灯光亮如白昼,屋外警卫站得笔直。毛泽东身着深色中山装,一身肃穆,亲手把沉甸甸的元帅军衔交给了彭德怀、林彪、陈毅等人,掌声和快门声此起彼伏。这场隆重的授衔仪式,不只是对个人的嘉奖,也是一代人跌宕起伏的缩影。
1955年9月的北京,天气闷热还带点初秋的干爽。怀仁堂里灯光亮如白昼,屋外警卫站得笔直。毛泽东身着深色中山装,一身肃穆,亲手把沉甸甸的元帅军衔交给了彭德怀、林彪、陈毅等人,掌声和快门声此起彼伏。这场隆重的授衔仪式,不只是对个人的嘉奖,也是一代人跌宕起伏的缩影。
很多朋友们都知道,整80年前,日军于1945年宣布了无条件投降,自此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官方也刚决定要在今年9月3号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来以此铭记历史。
今年9月3日,正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我国将举行一场隆重非凡的阅兵仪式。此次阅兵仪式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彰显出国家对那段历史的高度重视和深切缅怀。
孙云汉,1917年1月27日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桃山集一个半耕半商的农民家庭。不满10岁时,孙云汉的父母相继去世,由族兄孙再功收养。当时,孙再功之子孙象涵在桃山小学教书,传播革命思想,孙云汉受到了他的影响。
采访开始前,这位99岁的老兵小心翼翼地捧着日记本,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起最近正在学习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杨平长年保持着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每晚将心得与感悟写进日记里。日记,其实也是杨平的学习笔记。
1937年9月6日,陕西省泾阳县石桥镇(今属淳化县),八路军第129师在这里举行改编和出征誓师大会。作为师长的刘伯承,为了做通指战员们不愿佩戴“青天白日”帽徽的思想工作,动情地说:“我们要把阶级的仇恨埋在心里,跟国民党合作抗日……”说罢,刘伯承将红军的八角帽缓
1937年9月6日,陕西省泾阳县石桥镇(今属淳化县),八路军第129师在这里举行改编和出征誓师大会。作为师长的刘伯承,为了做通指战员们不愿佩戴“青天白日”帽徽的思想工作,动情地说:“我们要把阶级的仇恨埋在心里,跟国民党合作抗日……”说罢,刘伯承将红军的八角帽缓
采访开始前,这位99岁的老兵小心翼翼地捧着日记本,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起最近正在学习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杨平长年保持着每天收看《新闻联播》的习惯,每晚将心得与感悟写进日记里。日记,其实也是杨平的学习笔记。
1940年4月,湖北随县次郎店村外的玉米地里,日军第39师团一等兵盐田治雄趴在弹坑中发抖。他在战后的《笔供书》中写道:“子弹专挑军官打,后来才知道是个短发姑娘开的枪——她中了两弹,还差点用眼神杀死我们。”
您知道这个县在哪吗?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的8月,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而留在南方大山里打游击的红军被改变为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根据抗日形势变化,国共谈判决定新四军北上抗日,新四军北进途中,进入国民党军队预先设计
史沫特莱被誉为“熟知中国事实真相的、为数不多的外国作家之一”。整个20世纪30年代即她在中国的岁月,她不断为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报刊撰写文章,并著书出版,报道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晚年回忆录中对史沫特莱与斯诺的著述作了这样的对比评价:“
风云岭的雾,浓得化不开,吸进肺里带着股铁锈般的潮腥。新四军班长李铁柱抹了把脸上的露水,心头沉甸甸的。身后跟着六个“累赘”:卫生员小梅,脸色煞白,背着药箱的手直抖;大嗓门通讯兵赵亮,此刻蔫得像霜打的茄子;左臂裹着渗血绷带的侦察兵“猴子”,眼神却还贼亮;被罚到炊事
汪晓东,男,汉族,笔名山岚,1962年7月27日出生于安徽潜口,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原供职徽州区政府,任三级调研员。1981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歙县教育志》编辑、徽州区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徽州区广播电视局局长,中共徽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化和文物管理局局
本专栏陆续刊发关于党的革命精神、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工作方法的党史故事,推动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共谈判桌上,周恩来巧妙“逼杀”蒋介石,让一向自以为是的蒋介石也不得不向我党低头求和。
史沫特莱被誉为“熟知中国事实真相的、为数不多的外国作家之一”。整个20世纪30年代即她在中国的岁月,她不断为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报刊撰写文章,并著书出版,报道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晚年回忆录中对史沫特莱与斯诺的著述作了这样的对比评价:“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与国民党的正面抗战相配合,取得了突出战绩。其间,曾有大批外国记者、外交官、军官、医生、学者等,到中共抗日根据地实地考察,并写成大量纪实性著述。这些著述对中共的敌后游击战有大量生动的记载,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亦正面肯定了八路军和
新四军这一支铁骨铮铮的抗战劲旅,九位重要的领导人,他们官至少将元帅,命运各异。只细细盘点下来,许多结局令人唏嘘,仿佛命运递来的一张残破名单,有人成了国之栋梁,有人早早凋零,也有的在风雨飘摇中落下无声。究竟这九人分别走到哪里?又是谁错失高位?叶挺如果没出意外,他
由于家庭的变故,黄明英看到了人间的不平之路,见到了社会中的种种丑恶。她在芜关私立女中学习优秀,爱看武侠小说,崇拜那些有情有义的侠义英雄。她与同学吴友廉积极参加学校的抗日爱国宣传活动。芜湖沦陷,学校南迁,又能逃到哪里去?
1938年的春天,皖南山区。陶勇——那时还叫张道庸——站在新四军第二支队的营房外,望着陌生的环境和来来往往的游击队员们,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满心以为自己会回到熟悉的八路军部队,没想到却被派到了这个由各地游击队拼凑起来的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