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日军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华东、华中。危急关头,国共两党于1937年10月12日达成协议,将南方8个省——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境内的14块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
英雄丰碑 屹立江淮
走进新四军军部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日军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华东、华中。危急关头,国共两党于1937年10月12日达成协议,将南方8个省——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境内的14块游击区(广东省琼崖地区除外),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长叶挺率军部机关进驻泾县云岭地区,项英于10月22日回到云岭,1939年3月中共中央东南局进驻云岭。在此期间,成立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到达云岭,代表中共中央向新四军和中共中央东南局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新四军敌后发展的方针。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云岭“娘子军”:让新四军精神薪火相传
“当时发送电报,为节省字数会用一个字指代日期,如‘皓’字代表每个月19日,‘佳’字代表每个月9日......”在位于泾县云岭镇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一支英姿飒爽的“娘子军”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纪念馆女子民兵班的“90后”红色讲解员,更是新四军精神的坚定传播者。班长章霞正以生动细节为游客揭开历史密码。“讲好新四军故事,传承新四军精神,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章霞目光灼灼,话语铿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女子民兵班组建于2005年7月,隶属于泾县人武部云岭镇基干民兵连一排一班,全班共10人,主要从事纪念馆讲解工作。作为女子民兵班的第五任班长,章霞返乡参加讲解工作13年,累计讲解6000余场,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纪念馆内200多件展品、7个主要讲解点位、一个半小时的讲解时长、3000多步的路程,她记得清清楚楚,讲得绘声绘色。
“通过讲述新四军的故事,让大家再一次回望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再一次为先辈们浴血奋战、不畏生死的抉择和气节而自豪、感动,带领大家向历史的深处回眸,重温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新四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的夺目光辉”。章霞介绍,在历史类展馆如果单纯讲述年代和历史事件很容易枯燥,所以大家会在讲解过程中以故事串讲的形式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让历史通过故事的形式留存在记忆里。
翔实生动的讲解背后,离不开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及炙热不变的使命情怀。在章霞的办公室里,案头摆放着厚厚的一摞笔记本。这些笔记本有大有小,有新有旧,但每一本都字迹工整,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和新四军相关的知识要点和历史故事。
“一位不会被问倒的讲解员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没有几年的经验积累无法成为一位业务研究型讲解员。”章霞至今记得第一次讲解时的场景,“作为讲解新手非常拘谨,担心自己哪里讲得不好,更担心因为自己业务不熟练而影响游客的体验。”章霞回忆,刚加入女子民兵班时,老班长甘桐文、魏良红、陈红等前辈都曾带领她学习新四军的历史,更在讲解时把她带在身边,传授讲解的技巧。20年来,“传帮带”成了女子民兵班的传统。
新四军故事常讲常新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新四军司令部旧址种墨园第二进参谋处,左右两边分别悬挂着江南作战地图和皖南作战地图......”女兵汤云霞是纪念馆讲解组副组长。讲解中,汤云霞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段特定的历史场景中,展现出红色讲解员的专业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汤云霞的曾祖母张素莲是新四军的拥军楷模“革命母亲张妈妈”。“我生长在这个地方,身体里流淌着和曾祖母同样的血液,从小受到新四军精神的熏陶,我要在和平年代用自己的方式做好新四军精神的传播者和传承者。”从事讲解工作五年来,汤云霞不断学习、精进和创新。
“讲解的灵魂是情感,源泉是学习,生命力在于常讲常新”。为了提升讲解能力和水平,汤云霞在熟背讲解词的基础上,还查阅了多本有关新四军历史、中国近代史、新中国发展史等相关书籍。遇到讲解空档,她不忘和同事们分享新的知识点,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讲解内容。“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汤云霞还会根据不同领域的群体,对讲解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做到各有侧重,因人施讲。汤云霞告诉记者,她和同事们还在对新四军背后的故事进行再挖掘,不断完善讲解的内容和形式,努力让新四军故事传播得更深、更远。
红色教育走出纪念馆
和汤云霞同期加入女子民兵班的汪慧娟,则让红色教育走出了纪念馆。她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深挖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精心策划了“革命文物映初心 云岭烽火驻忠魂——行走的大思政课”。活动将革命文物带进校园、社区、单位等,让受众得以近距离感受革命文物的厚重历史,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实现了红色教育从纪念馆向社会各领域的延伸。
“在纪念馆内,讲解环境相对固定。而外出宣讲环境多样,讲解员需要根据不同场地、受众来灵活调整讲解方式”。汪慧娟介绍,面对学生,要融入趣味元素激发兴趣;面对社区居民,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拉近与生活的距离;面对单位职工,则要结合工作实际强调精神的传承。作为新四军精神的传播者,汪慧娟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神圣使命。每一次开口都是让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更多人在新时代砥砺前行。
“常常有人听完我们的讲解后热泪盈眶,或者主动查阅更多关于新四军的历史故事”。不论是馆内讲解还是外出宣讲,这支云岭“娘子军”始终以专业与热忱守护着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让新四军精神的火把在新时代的征途上燃烧得越发明亮。
女子民兵班为当地儿童讲述红色历史 □王夏俊/摄
女子民兵班正在为游客进行讲解 □王夏俊/摄
青春宣言
作为纪念馆的讲解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且无比光荣。每一次讲解,都是对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溯,是将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与伟大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游客。看到游客们认真聆听,被红色文化深深触动,我由衷地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未来,我会不断钻研红色历史,提升专业素养,以更生动、鲜活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带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对红色文化的热爱,用心做好每一次讲解,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女子民兵班 朱翠华
转眼间,我已在民兵教练员的岗位上奋战多年。组织给予的每一份荣誉都是对我扎根训练场、服务民兵队伍的莫大鞭策。我深知,这份坚持源于骨子里对国防事业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我在烈日下示范动作时不觉辛苦,在反复纠正动作要领时不厌其烦,在创新组训方法时乐此不疲。我始终坚信:唯有热爱,才能把枯燥的训练变成热血沸腾的战场;唯有热爱,才能在示范教学时迸发无限激情;唯有热爱,才能带领民兵把“不可能”变成“看我的”。这身迷彩承载的不仅是身份,更是为战育人的神圣使命。
□泾县人武部民兵教练员 汪 珣
作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我深知这身“孔雀蓝”承载的不仅是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带着爱军精武的赤诚初心,我将在新时代强军征程上,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在迷彩方阵中绽放光彩,让理想在强军实践中淬火成钢,用执着坚守让“孔雀蓝”在强军画卷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泾县人武部文职人员 冯志顺
那年夏天,我登上以家乡命名的宣城舰,耳畔回响着雄壮的舰歌,目光抚过竹片上镌刻的《宣城赋》,那份部队与故土血脉相连的滚烫,瞬间点燃我对深蓝征途的无尽向往。时光淬炼,我从一名初登战舰的新兵,成长为驾驭海天战鹰的航空兵,我和战友们一次次精准放飞新型无人机,为战舰劈波斩浪、砺剑深蓝保驾护航。征途未有穷期,挑战就在前方,我将以青春之我,铸忠诚之魂;以精武之能,护家乡之舰;以铁血担当,赴万里深蓝!家乡舰,看我的!深蓝大洋,我们来了!
□海军宣城舰航空兵 刘体澳
来源:安青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