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始,万物争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时至立夏,万物进入繁茂生长旺季。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历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时至立夏,万物进入繁茂生长旺季。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2025 年于 5 月 5 日正式开启夏季篇章。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 45 度,标志着气温显著回升 —— 全国平均气温较谷雨节气上升 3.2℃,长江流域降水量同比增加 15%,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黄金条件。正如《礼记》所载:“孟夏
南宋诗人陆游的《立夏》诗,仿佛一幅工笔细描的江南春末图,写出了立夏时节的生活细节。而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中的“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则捕捉了立夏特有的慵懒时光。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立夏,正以它特有的方式宣告着夏天的到来。在这个充满生命张力的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万物繁茂,始于立夏。立夏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桃红柳绿的春天即将过去,炎热的夏季即将开始。
草木葱茏,万物并秀。5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立夏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民俗风情。今年五一假期恰逢立夏节气,各地持续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打卡体验。
夜间,沈阳、大连、鞍山、抚顺、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葫芦岛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其他地区多云,最低气温抚顺、阜新、铁岭地区2度到6度,其他地区7度到11度。
今天是中华第一年号“太初2129年,孟夏第1日”(西历5月7日):酥雨沾襟戴胜鸣,夏正季春已过中;太初纪岁谁堪比,恒日节气万年书。
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标志着夏天的正式开始。古人说:“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此时草木繁茂,阳光渐盛,正是生机勃勃的时节。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转向东南,这份镌刻在星辰间的季节契约如期生效。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气温升高,雨水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上海地区则将迎来“夏木阴阴正可人”的初夏时节。
“一夜熏风吹春去,万物并秀迎夏来。”5月5日13时57分,将迎来立夏节气。立夏,作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夏季正式开始。其中“立”是开始之意,“夏”通“假”,是成长、壮大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7日。
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当听到蝈蝈鸣叫时,夏天就不远了。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生长旺季。中医认为此时“阳气外发,伏阴在内”,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火渐旺,易出现烦躁、失眠、脾胃虚弱等问题,养生需注重 “养心、护脾、祛湿”。
立夏,在战国末年平静书斋(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即开始的意思。“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是“大”的意思,指夏季伊始,万物皆已长大,故名立夏。
明天下午14点09分,太阳到达黄经45°的瞬间,朋友圈又要被"夏天第一个节气"刷屏了!但今年立夏可不简单,居然和十二建除中的"执日"狭路相逢。这场景,堪比顶流明星遇上玄学大师,分分钟搞出热搜大戏。
这个时节,天气炎热,田间和湖畔的青蛙开始鸣叫,热情欢迎着夏日的来临;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田间秧苗拔节生长,工厂设备加速运转,这是属于生命与生产的蓬勃季节。正如每一株稻穗的饱满离不开深扎的根系,每一台高效运转的工业设备,也离不开那些“隐秘却关键”的支撑——比如承载着重量的重型滑轨。
“立”是开始。和春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一样,立夏也是一个转换与过渡的时节。夏已翩翩登场,春却还在台边徘徊,且行且回头,使得大地处在热度陡升却不乏温柔的气韵中。温热而不炎热,万物和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