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行书苏轼雪词卷》赏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5:47 1

摘要: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的吴宽《行书苏轼雪词卷》,是明代书法中“以文入书”的典范之作。这幅纸本行书以苏轼五首咏雪《浣溪沙》为内容,既承载着文人的咏雪情怀,更彰显了吴宽对苏轼的深度追慕与书法创新,在明代书坛独树一帜。

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的吴宽《行书苏轼雪词卷》,是明代书法中“以文入书”的典范之作。这幅纸本行书以苏轼五首咏雪《浣溪沙》为内容,既承载着文人的咏雪情怀,更彰显了吴宽对苏轼的深度追慕与书法创新,在明代书坛独树一帜。

吴宽与苏轼的精神共鸣是这幅作品的灵魂。作为明代长洲状元,吴宽自幼嗜读苏轼诗文,不仅学其文,更追其艺,堪称苏轼的“异代知音”。词中“半夜银山上积苏”的雪景壮景与“但令人饱我愁无”的民本情怀,经吴宽笔墨转述,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这种由文入书的创作理念,让作品超越了单纯的抄录,成为情感与学识的双重表达。

在书法风格上,此卷尽显“规模于苏而多自得”的特质。吴宽承袭苏书“端庄淳朴”的底色,结体偏扁,横细竖粗,墨气浓厚如江南冬雪凝润。但细品之下,其笔法更添“润中辣健”的锋芒,起笔收笔间既有苏字的丰腴,又暗藏奇崛力道,打破了当时吴中盛行的纤巧书风。章法布局上,字距紧密、行距开阔,如雪中林木错落,兼具山林气与馆阁雅正之气。

这幅作品更见证了吴门书派的奠基历程。作为文徵明等名家的先导,吴宽以苏体为基,融入自身学识修养,形成“浓颜厚面”的独特面貌。王鏊盛赞其“姿润时出奇倔”,恰是对此卷最精准的注解——看“雪林初下瓦疏珠”句,笔墨温润如积雪;观“醉中还许揽桓须”处,笔锋转折又显刚健。

雪是自然的馈赠,词是文人的心声,书法是精神的写照。吴宽《行书苏轼雪词卷》将三者相融,既让我们见东坡的旷达,更识匏庵的风骨。这幅珍品如今静静陈列于虚白斋,仍在诉说着中国文人“书为心画”的永恒命题。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