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博物馆数字化须以文化叙事为本,警惕技术炫技压倒内容实质

在当代博物馆的转型浪潮中,数字化装置的应用已成为无法回避的议题。有人视其为颠覆传统的革新利器,也有人质疑其是否只是追逐潮流的“科技秀”。当文物展柜与全息投影共存,当历史叙事与交互屏幕交织,博物馆的“数字化生存”究竟是一场浮于表面的技术表演,还是重构文化传播本质

技术 投影 博物馆 文物 炫技 2025-08-08 18:08  1

魔都看展丨文物中的楚国八百年

楚文化魅力何在?正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展出的“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里藏着答案。这是上海首个集中展示安徽地区楚文化代表性文物的特展,汇聚来自安徽博物院、淮南市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的129件(套)重量级精品文物,展现楚国从立国江汉到迁都寿春的八百年

魔都 文物 安徽博物院 楚国 楚文化 2025-08-11 20:34  3

寻访抗战印迹 传承复兴力量丨这些沉默的文物,唤醒抗战记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前,中国地市报研究会联动全国多省市(区)百余家地市媒体开展“寻访抗战印迹·传承复兴力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全媒体行动,各地市媒体突出核心主题报道,进行特色内容挖掘,并延伸领域拓展,从报道内容、互动形式、

文物 抗战 印迹 东史郎 抗战印迹 2025-08-11 14:54  2

文物的苦难过往回避不得

近期,上海博物馆一款“蝠桃瓶”发光冰箱贴在网络社交平台引发广泛争议,部分网友认为,其发光功能与瓶底开孔刻意呼应文物曾被当作灯座的屈辱经历,有消费“文物苦难史”之嫌。

文物 灯座 桃纹 橄榄瓶 彩蝠 2025-08-11 10:57  2

在文学文物中重温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

“原来这就是茅盾先生的亲笔手稿。这密密麻麻的俊秀字迹,我都能想象到作者创作时的专注和激情。”近期,茅盾手稿《子夜》亮相内蒙古文学馆,几位参观者在参观“时代书写者——茅盾先生《子夜》手稿展”时,仔细地研读手稿内容,不断发出感叹。

文学 文物 抗战 冀中一日 蒲风 2025-08-11 09:25  2

只选一件文物代表哈萨克斯坦 它当之无愧

按照专家的推断,它的主人应该是塞人(塞种人)的一位贵族。这个民族曾出现在《史记》与《汉书》的记录之中,但是因为距离中国实在太过遥远,所以中国史料对于他们的记录不像匈奴、乌孙这些民族那般详尽。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加之这些精美出土的文物,透物见人,为我们还原塞人(塞

哈萨克斯坦 文物 欧亚草原 草原丝绸之路 塞种人 2025-08-08 03:14  1

事关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严正声明

8月8日,湖北省博物馆发布《严正声明》称:“越王勾践剑”为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十大镇馆之宝之一。我馆2025年未授权任何企业、单位或个人在任何平台发行、销售与“越王勾践剑”相关的数字资产(文创)产品,此类产品与我馆无任何关联,如有侵权,我馆将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文物 吴兴 越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 复制权 2025-08-09 19:4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