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立于1959年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一家以收藏、研究和展览广东地区历代民间工艺品为主的艺术类型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陈列众多。该馆馆藏的基础,便是收藏家杨铨捐赠的一大批文物。
设立于1959年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一家以收藏、研究和展览广东地区历代民间工艺品为主的艺术类型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陈列众多。该馆馆藏的基础,便是收藏家杨铨捐赠的一大批文物。
杨铨年少时移居香港,痛心于祖国文物因盗卖而散失,立志要穷毕生之力收藏保护华夏文物。1959年至1964年间,杨铨克服种种困难,将其珍藏的5000余件文物捐赠给广州市政府,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接受的最大规模的文物捐赠。
2019年9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杨铨捐赠文物25件(套)参展,在第一单元“革故鼎新 昔往今归”中向公众讲述杨铨收集流散文物并捐赠国家的无私壮举。
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在对这些捐赠文物做好保管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专题展览、综合展览等方式,让观众既能从中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和文物的珍贵,也能从中感受到爱国人士收集流失文物并捐献给国家的伟大情操。1997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与原广州市文化局举办“纪念杨铨先生捐献文物三十八周年展览”,2009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举办“盛德宜扬——纪念杨铨先生捐献文物五十周年珍品展”,并精选350件/套文物,汇编出版《馆藏杨铨先生捐献文物精品珍藏手本》。
2019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在成立60周年之际,以“盛德宜扬:杨铨先生捐献文物精品展”再次颂扬杨铨的丰功伟绩。
郭沫若生前曾热情题词赞扬杨铨:“以四十年间的搜集,捐献国家,像这种爱国主义的无私精神,十分可贵,值得我们颂扬和学习。”如今,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通过不断创新展览展陈,在广泛传播文物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的同时,通过颂扬杨铨无私捐赠文物的行为,凝聚起文物追索的共识,让更多文物“走”上回家的路。(中国文化报 记者谭志红)
来源:昆明信息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