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个广东学子赴京赶考有多难,需要花多少钱?
举人陈昌齐摸了摸怀里的"火牌"——这东西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出差证明,能让他免费住驿站、过税关,但仔细一算账才发现,朝廷给的这点便利根本不够用。
举人陈昌齐摸了摸怀里的"火牌"——这东西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出差证明,能让他免费住驿站、过税关,但仔细一算账才发现,朝廷给的这点便利根本不够用。
这尊佛母银造像来自西藏地区,整体散发着庄严肃穆的气息。它通高 15.2cm ,长 10.1cm ,宽 7.4cm ,重 1020g ,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质感仿佛承载着岁月的厚重。
嘉庆十七年六月初九日,巴县孀妇邱谭氏向衙门报案,称自己的儿子邱宗华自行投井自杀,请求衙门明察。巴县衙门受理了此案,并且传唤了除邱谭氏之外,与邱宗华熟识的雷添申、张治模及其妻子谢氏等人进行问讯。
江南士绅集团的实力极度膨胀,大明境内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约束他们。
在古玩收藏的浩瀚星河中,清代藏传鎏金 “托宝大象” 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备受瞩目的珍品。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对神秘瑞兽的面纱,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价值。
以上图片的铜像,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沈曾植,该铜像安放在驾浮阁大堂内。只见上方的三个字,赫然写着“驾浮阁”,该字正是沈曾植所题写。驾浮阁是江南的一座名楼,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翡翠,一直以来都是财富和品味的象征,但你以为自己买到的“高品质翡翠”,真的值那个价吗?今天,我们就来揭露翡翠圈最常见的潜规则,让你看清那些看似光鲜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套路!
咸丰年间的七涧桥,一场双尸命案险些让无辜寡妇被凌迟处死。这桩案件,堪称清代司法腐败的缩影,更因一位19岁孤女的千里告状,成了晚清司法史上最跌宕的逆袭剧本。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自1999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突破学科划分的藩篱,努力实践多元化学术路径的整合,是学界率先出版的以法律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为适应信息时代学术传播载体多元化的趋势,本刊编辑部决定以“法律史料
为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展现北京及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北京市档案馆依托“中国档案珍品展”,精选了全国各地档案部门保管的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珍贵档案,制作了17集《档案珍品》系列短视频,为您讲述它们背后引人入胜的故事,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今
王 澍,字蒻林,号虚舟,江南金坛人。绩学工文,尤以书名。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入翰林,1668年生,1743年逝世,江苏金坛人。清代书法家、字若霖,号虚舟,亦自署二泉寓居,别号竹云。官至吏部员外郎。
在古代商帮中,清代盐商堪称最魔幻的存在——他们富可敌国,一顿饭抵百姓十年粮;他们权势滔天,能左右官员升迁;但他们又像被豢养的肥羊,随时可能被皇帝宰杀。这场持续两百年的财富游戏,揭开了封建时代最赤裸的生存法则:权力豢养的暴利,终将以暴毙收场。
明代,火器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这个时期,火器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成为明朝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1792年冬夜,浙江余姚一座深宅内,一名寡妇伏案疾书。她的手冻得通红,却仍颤抖着写下:“万苦与千艰,尝尽转安适。”烛火摇曳中,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把刺破黑夜的剑。
近期出版的《燕赏自娱——清代肖像画研究丛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聚焦江苏籍名流,选择南京博物院所藏颇具代表性的十余件文人肖像,采用艺术风格学、社会文化学、文学地理学结合的方法综合考察,并参酌造型视觉、图文关系、传播接受等理论,采录题咏文字、探析绘画风格、解释
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库里,一件褪色的四团龙补服静静躺在展柜中。这件属于某位亲王世子的朝服,绣工精美却布满裂痕。
"鳞鳞小屋似蜂衙,都是新屯遣户家。" 清代诗人笔下的西域屯垦图景,在天山褶皱间展开了一幅独特的地理人文画卷。这首《民俗》诗以蜂巢为喻,道尽了乾隆朝大规模屯田背景下,河西走廊移民与天山地理的互动关系。
此坐像摆件高 41 厘米,宽 32 厘米,厚 23 厘米 ,重 12.6 千克,体量庄重,给人以沉稳威严之感。从材质特性看,主体为铜质,质地坚实厚重。经鎏金工艺处理后,表面金光璀璨,尽显华贵。鎏金层均匀细腻,历经岁月仍保留大部分光泽,仅在局部因时间和环境因素出
清代收藏家端方,于收藏界成就斐然,于书法艺术亦造诣深厚。今集其二十八幅经典书法,每一幅皆为心血凝聚。从笔锋走势到墨韵流转,从字体架构到篇章布局,皆有精妙之处。让我们一同赏析,走进端方的翰墨世界。
第一次走进新大人厝,仿佛踏入了一段凝固的晚清海防史。这座建于道光三年(1823年)的闽南传统红砖厝,历经两百年风雨,依然挺立着"一门三提督"的家族荣耀,诉说着主人李增阶(1774-1835)的戎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