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钱与龄《秋风墨藻图》作于1803年(嘉庆八年),为手卷形制,设色纸本,画心尺寸32.2×339.2厘米(约9.8平尺),引首题有"秋风墨藻图"七字,由冯克绵题写。作品主要描绘了秋日荷塘生态:以碧藻残荷、紫茵红蓼为背景,穿插游鱼、虾蟹、泥螺、伏蛙、蜻蜓、翠鸟、白
钱与龄的《秋风墨藻图》是清代女性绘画的代表作之一,融合了写生意趣与文人雅韵。
钱与龄《秋风墨藻图》作于1803年(嘉庆八年),为手卷形制,设色纸本,画心尺寸32.2×339.2厘米(约9.8平尺),引首题有"秋风墨藻图"七字,由冯克绵题写。作品主要描绘了秋日荷塘生态:以碧藻残荷、紫茵红蓼为背景,穿插游鱼、虾蟹、泥螺、伏蛙、蜻蜓、翠鸟、白鹭等生物,或游弋或栖息,构成动静相宜的秋景画卷。
钱与龄《秋风墨藻图》画面突破职业画家的程式化套路,注重自然观察,笔墨随意自由、不拘小节,设色淡雅高洁,突出写生趣味。残荷、水藻以疏淡线条勾勒,昆虫鸟兽刻画细腻(如蜻蜓振翅、翠鸟窥视),展现微观世界的生机。
钱与龄(字九英,1763-1827)为清代画家陈书曾孙女,嘉兴钱氏家族(东南望族)成员。其画风直承陈书写生传统,并得从兄指导,形成"酷似陈书笔意"的恬静温馨风格。《秋风墨藻图》作为清代闺阁画家代表作,打破女性题材局限,以自然科学观察融合文人意趣,拓展了女性艺术表达边界。卷中题跋"九英世妹亲母夫人属题"印证其社交网络,展现清代女性艺术家的文化影响力。
《秋风墨藻图》不仅是钱与龄个人艺术造诣的结晶,更是清代女性绘画史的重要物证。其以秋塘小景为镜,融家族传承、自然哲思于一体,在自由笔墨中传递出对生命轮回的静观——残荷不哀,虫鸟竞生,恰是"凋敝处见盎然"的东方美学精髓。此卷现虽收藏不详,但通过拍卖与数字化传播(如高清扫描版本8),持续影响着对传统文人画多样性的认知。
恬静温馨——清代女画家钱与龄及其《秋风墨藻图》作品品析:
来源:做有良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