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惨烈抉择:宁赔2亿白银剿匪,也不招安太平军
1853年3月,南京城头飘起"太平天国"大旗时,紫禁城里的咸丰帝收到八百里加急战报。这个26岁的年轻皇帝颤抖着摔碎了茶盏——太平军已占据长江中下游最富庶的六省,清廷年税收锐减40%。但面对朝中"效仿招安宋江"的提议,咸丰却咬着牙在奏折上朱批:"逆贼不灭,朕死
1853年3月,南京城头飘起"太平天国"大旗时,紫禁城里的咸丰帝收到八百里加急战报。这个26岁的年轻皇帝颤抖着摔碎了茶盏——太平军已占据长江中下游最富庶的六省,清廷年税收锐减40%。但面对朝中"效仿招安宋江"的提议,咸丰却咬着牙在奏折上朱批:"逆贼不灭,朕死
南昌的百花洲风光,在南昌的东湖上有三座小岛,从唐朝以来,这里成为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之地,欧阳修曾写下《和圣俞百花洲二首》: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谴责小说宛如一面犀利的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种种弊病与黑暗,以文学的笔触为那个处于转型剧痛中的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录。这些小说以其独特的批判性和时代性,成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881 年 2 月 24 日,北京正阳门挤满了踮脚张望的百姓。八抬大轿里,69 岁的左宗棠鬓角染霜,却腰板挺直 —— 他刚在中俄伊犁谈判中虎口夺食,带着 “收复新疆” 的捷报班师回朝。谁能想到,这位被洋人称为 “中国第一雄豪” 的封疆大吏,49 年前竟因家贫
前不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中华文学》杂志总编辑曾训骐(笔名曾令琪)先生“耗数年之时收集资料,积一年之力潜心写作”,终于将一部20多万字的心血之作和学术评传——《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交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再版(2014年7月第一次出版印刷),全国公开发行。据悉
1916年,晚清首富盛宣怀离世,留下2万亿遗产震惊民国。但比巨额财富更传奇的,是他家中两名普通女佣——她们用子女缔造了张学良的旷世爱情、宋美龄的权力巅峰,甚至改写了中国近代史。原来真正的“豪门养成”,藏在丫鬟房里!
李菊藕是李鸿章与小妾赵小莲的二女儿,母亲赵小莲从小就教她识文断字,到五六岁的时候她就能作诗,父亲李鸿章非常疼爱她,将她视为掌上明珠。
同治七年(1868 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在金陵官署突发疟疾,高烧不退。幕僚急召当地名医马培之,以青蒿鳖甲汤施救。这位湘军统帅病愈后,在日记中写道:"药石之力诚不可忽",却又在家书中警告子弟:"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这种矛盾心态,贯穿其晚年与中医的
《海上花列传》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以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描写,展现了晚清上海租界内的青楼生活和社会风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浮世绘,同时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性的复杂。
1685年粤海关的设立,本是中国融入海洋经济的绝佳契机。但康熙皇帝的一道谕旨,让这个机构沦为"面子工程":"外洋贸易,以利四夷,朕不取分毫。"这句话背后,是天朝上国对商业文明的集体误判。
曾国藩手握30万湘军,坐拥半壁江山,竟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帝位!咸丰帝病危,小皇帝幼弱,朝中满清贵族人心惶惶。就在所有人以为这位"晚清曹操"会挥师北上,改朝换代时,他却选择了解散大军,交出兵权。这个震惊朝野的决定背后,隐藏着怎样惊人的政治智慧?那些被历史教科书刻
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晚清进步知识分子对理想的女性国民的期待。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往往都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为争取女性权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反映在不同性别的作家的叙述中,由于性别立场、切身经验、文化心理的不同,晚清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表现出男女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篇《心境赋》,它以短短数百字,道尽了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真谛。这篇文章,不仅是一面照见内心的明镜,更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
月明之夜,一男子在江边练武,水中忽冒出一头异形怪兽,径直向他扑来。怪兽上半身是鱼形,下半身是人形,有着圆柱形的四肢,手掌和脚掌皆是蒲扇般的肉蹼,姑且可称之为“人鱼怪”。一人一怪猝然遭遇之际,时间随之静止,男子的面部肌肉扭曲,五官也因过度惊恐而聚拢——100多年
谈到胖东来的文化,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词是“爱”。无论是在胖东来墙上的标语中,还是在创始人于东来的各种讲话中,“爱”这个字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如“爱在胖东来”“自由·爱”“创造爱·分享爱·传播爱”。跟胖东来文化有关的两个文件,一个叫“爱的传道者”,另一个叫“爱的
现在讨论“文科”与“工科”比率的大调整。从清朝晚期兴办近代高等教育以来,此类调整发生过多次,每次都有深厚的军事、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背景。不理清150年里的曲折演变,就无法公正地评论复旦大学规划的“砍文科、增工科”的大调整。
在中国工作、生活将近60年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讲了一个离奇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1816年,英国使团来华,英王送给嘉庆皇帝的礼品中有一只威力巨大的凸透镜。使团甫离京师,清廷即急召朝
这是一组反映1900年左右的中国西北地区风土民情的老照片。当时中国内忧外患,老百姓生活越发艰难,与此同时中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都干旱严重,民不聊生。所以,照片中的人们表情麻木,精神状态不佳。
政治方面,封建专制统治腐朽,政治体制僵化,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官员贪污腐败严重,行政效率低下。
中国嘉德香港春拍《琳琅——亚洲重要私人珍藏历代古玺印及铜器》专场中,呈现一批战汉古玺印,经由晚清民国时期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黄伯川、端方等著录,传承脉络清晰,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