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阀门”为何容易老化劳损?
人类心脏每天跳动约10万次,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瓣膜的“奋力开关”。这种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让瓣膜成为人体最早出现老化劳损的器官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表示,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心脏瓣膜病已成为跨越长寿之路的一道“坎”。据统计,75岁以上人群中约13.2%
人类心脏每天跳动约10万次,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瓣膜的“奋力开关”。这种日复一日的超负荷工作,让瓣膜成为人体最早出现老化劳损的器官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教授表示,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心脏瓣膜病已成为跨越长寿之路的一道“坎”。据统计,75岁以上人群中约13.2%
大家好!金秋九月,黄海之滨潮声激越。第二十一届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学会议(CTOCC 2025)将于2025年9月25日至28日在山东日照隆重举行。大会组委会以海纳百川之诚意,广邀海内外心血管介入精英共赴这场沉淀二十年智慧、引领中国CTO介入治疗未来的
大会秘书长钱菊英教授通过“传承守护、开放无界、创新赋能、合作共进、激辩交锋”5个关键词,详细总结了OCC 2025的会议盛况。今年OCC共设置28个学术论坛和单元,包括1248个专题报告,分布在36个会场,内容涵盖心力衰竭、冠心病介入、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多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31日报道:日前,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5)在上海举行。会上,“观心大模型CardioMind”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心血管领域首个人工智能诊疗大模型实现里程碑突破。
冠心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为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防治中心主任樊嘉教授29日对记者表示,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是肿瘤防治工作的核心,而免疫性心肌炎的救治仍是全球性难题,亟需系统性探索。
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2025)大会主席葛均波教授携手大会执行主席、秘书长以及各论坛坛主,欢迎大家的到来。
2025年5月26日,香港医院管理局研讨大会顺利召开,开幕仪式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香港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玛丽医院管治委员会主席蔡永忠的共同见证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
近年来,心梗、猝死等心血管疾病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长三角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席秘书长、中国网商务频道《医语新说》青年医护科普平台创始人梁长玉认为,心血管疾病需要建立全民预防意识,聚焦早筛与健康教育,生活上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从源头上进行系统干预和科学
5月17日,第五届中国心脏健康日主题活动在上海以“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模式成功举办。活动汇聚政府、医学界、教育界及健康产业代表逾百人,围绕“减脂护心,健康长寿”主题,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控新路径,为全民筑牢健康防线。梓元集团携旗下“MagicFocus 麦百年
“疾病是突然发现的,却不是突然发生的。” 5.18全国血管健康日,保护心血管健康,让我们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超级问诊#518血管日
第一财经记者从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上了解到,无锡市滨湖区正式成立“滨湖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产业联盟”,旨在搭建创新资源整合平台,推动AI与医疗器械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协同、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
2021年1月8日,在葛均波院士的指导下,国内首档心血管视频新闻栏目《心闻周刊》落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开播以来,周刊的“国际心研究”“行业心动态”和“每周心评论”等栏目向国内广大医师传递了国内外心血管行业最新临床研究和行业动态,受到国内心血管医师的密切关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为此,197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决定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世界高血压日”,旨在引起人们对防治高血压的重视。2025年5月17日为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宣传主题为:“精准测量
原创 生物世界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许多急性心肌梗死(MI)幸存者会进展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HF),以病理性心脏重构和收缩功能下降为特征。尽管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取得了进展,但心肌梗死后
2016年,上海中山医院顶尖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在为一位19岁的少女做心脏手术时,竟突然颤抖着跑出了手术室,手术台上的女孩生命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当时发生了什么?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许多急性心肌梗死(MI)幸存者会进展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HF),以病理性心脏重构和收缩功能下降为特征。尽管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取得了进展,但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