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心梗、猝死等心血管疾病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长三角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席秘书长、中国网商务频道《医语新说》青年医护科普平台创始人梁长玉认为,心血管疾病需要建立全民预防意识,聚焦早筛与健康教育,生活上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从源头上进行系统干预和科学
近年来,心梗、猝死等心血管疾病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长三角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席秘书长、中国网商务频道《医语新说》青年医护科普平台创始人梁长玉认为,心血管疾病需要建立全民预防意识,聚焦早筛与健康教育,生活上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从源头上进行系统干预和科学管理。
2025年5月17日,以“减脂护心,健康长寿”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心脏健康日如期举行,政府、医学界、教育界及健康产业代表百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控新路径。这也是中国心脏健康日自成立以来,走过的第五个春秋。
五载耕耘,初心不改!五年前,第一颗“中国心脏健康日”的种子在沪上萌芽;五年来,这颗种子在社会各界的精心浇灌下茁壮成长。从行业倡议到全民参与,从传播理念到主动健康,"中国心脏健康日"正以蓬勃之势,持续推动着中国心血管健康事业的发展。
从倡议到行动:五年主题串联健康使命
2021年,在葛均波院士的倡导下,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宜心健康平台、番茄树心脏公益组织以及热爱健康产业的社团组织等机构,共同倡议将每年的5月21日定为中国心脏健康日,并于2021年启动了全国首个“中国心脏健康日”活动。陈可冀院士,徐建光教授,霍勇教授,钱菊英教授,方唯一教授,马根山教授,著名钢琴家孔祥东、著名导演黄克敏、著名演员郭凯敏、陆玲等共同呼吁国人关注心脏健康。
五年来,中国心脏健康日的每一届主题,都是一把破解心脏健康密码的钥匙,紧扣时代需求,倡导全民关注心脏健康。
2021年首届中国心脏健康日聚焦“科学减重,呵护心脏”。葛均波院士、陈凯先院士在致辞中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通过健康的膳食模式健康减重,控制心血管慢病。大会主席范慧敏教授宣读“心脏健康日”倡议书,率先提出保持心脏健康的“五早体系”(早预防、早筛查、早控制、早治疗、早康复),奠定防控动脉斑块的核心理念。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番茄树心血管健康科普志愿者团”正式成立。
2022年第二届中国心脏健康日以“心脏康复,活力人生”为方向,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早诊治早康复,提供系统连续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从而降低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
第二届中国心脏健康日上,葛均波、樊春海、陈义汉、宁光、钱峰以及陈凯先等六院士领衔“中国心脏健康日”倡议书,倡议公众一起传播心脏康复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建立基于“院内、院外一体化康复管理”体系,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提供系统连续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从而降低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让每个人拥有健康心脏和美好人生
2024年第四届中国心脏健康日倡导“健康膳食,科学养心”,成立长三角心血管健康联盟,启动心脏无忧—心血管风险早筛、长三角健康会客厅建设工作,将心脏健康管理融入区域医疗协同发展。
2025年第五届中国心脏健康日呼吁“减脂护心,健康长寿”,响应国家体重管理战略,推动“主动预防”理念全民化。同步启动上海大学心血管健康基金、长三角动脉斑块早筛中心、长三角动脉斑块专病门诊建设,长三角心血管健康联盟和盛和康复医学中心共建早筛中心和斑块门诊。
春秋五载:院士领航,教授深耕,众人接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作为中国心脏健康日的发起人之一,始终强调“关口前移”的防控理念。他提出“心血管疾病70%可预防”,推动早期筛查体系覆盖社区、企业及校园,并通过《倡议书》呼吁全民重视“三高”共管与斑块干预。
在葛均波院士看来,健康心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仅包括心功能的正常,还涉及上游疾病的预防和整体健康状况的维护。健康心脏应能让人在相应年龄段有尊严地生活,照顾好自己和家庭,参与社会活动。
中国心脏健康日发起人之一、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范慧敏教授作为心脏健康早期筛查和康复的大力推动者,5年来,以行动践行心脏健康的“全周期管理”。
作为优秀的心外科专家,范慧敏教授几十年来在临床一线用手术刀挽救生命。2013年,他在研究心衰患者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慢病的康复与管理,他惊讶地发现,中国有最好的医院,有最好的专家,有最好的技术,有最好的药物,但是中国的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却越来越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心脏病的预防、早期筛查、管理和康复还远远不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决定放下手术刀,大力推动心脏早筛和康复工作。他主导了“番茄树心脏健康项目”,创新推出AI心脏风险评估工具,构建“科普-筛查—干预—治疗-康复-全程管理”闭环体系,覆盖超百万高危人群。他推动成立长三角心血管健康联盟,联合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和健康康复机构建立“五级管理网络”,打通心脏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他关于心脏健康的理念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医学界、教育界、企业、媒体甚至很多个体都在各自领域默默支持着这一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心手相传,为健康中国筑起最坚韧的心血管长城,不断夯实坚固的“护心共同体”!
从筛查到康复的全链条心脏健康守护者
自2021年首个中国心脏健康日活动启动以来,宜心健康作为发起单位,始终支持着心脏公益事业,深耕心脏健康生态。
2025年3月,《柳叶刀》委员会明确指出,医学界应重新定义冠心病,将管理重点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转向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开展早预防、早筛、早控等,这与宜心健康的心血管全链条早期防治管理体系高度契合。
2025中国心脏健康日主会场“心脏无忧”AI早筛2025中国心脏健康日分会场“心脏无忧”AI早筛心脏风险筛查:通过“心脏无忧”AI早筛项目,联合企业、校园、企业家、银行等完成超万人次风险评估,识别高危人群并实施分级管理。其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心血管健康的五早体系(早预防、早筛查、早控制、早治疗、早康复)和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动心脏无忧——宜心动脉斑块早筛体系和宜心脉斑块专病门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专病门诊以及支架术后康复门诊,为高危人群提供早筛和康复服务。
五年来,中国心脏健康日累计发布5份《倡议书》,举办超百场科普活动,惠及千万家庭;动脉斑块早筛中心覆盖长三角30余城。更深远的是,公众认知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率显著提高,早筛早控让更多的人远离心脑血管意外。
未来,这颗“健康之心”将继续跳动。正如范慧敏教授所言,心血管健康是一场全民革命,需以科技为翼,以合作为桥,让每个人都能拥抱健康活力人生。
初心未改,征程不止;下一个五年,中国心脏健康日的目标是每一个人都能收获颗“健康心”! #心脏健康#
来源:新长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