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敢于直呼毛主席为“老毛”的,只有这3个人!
新中国那会儿,不管是茶余饭后还是庄严大会上,朱德、周恩来这些大领导,提起毛主席,总是口口声声“主席”,一个字都不带含糊的。可你要是往前翻二十年,那时候很多故事是不能搬上台面的——英雄们的称呼,也有过不那么“政治”的一面。
新中国那会儿,不管是茶余饭后还是庄严大会上,朱德、周恩来这些大领导,提起毛主席,总是口口声声“主席”,一个字都不带含糊的。可你要是往前翻二十年,那时候很多故事是不能搬上台面的——英雄们的称呼,也有过不那么“政治”的一面。
“奶奶,今天是1984年12月15日,您怎么还不去休息?”夜已深,灯下的刘建端着一杯温水轻声提醒。康克清合上手里的文件,抬头笑了笑:“别急,我先把妇联的意见写完,明早要带去大会。”一句平常家话,却把她在家中与在岗位上的双重身份交织得清清楚楚。
《浴血荣光》刚播就被骂"神化伟人",但翻开真实历史,朱德带八百残兵进山的过程比电视剧更震撼。有人觉得革命剧都在"造神",可当年南昌起义失败后,连叶挺都认为"上山打游击是土匪行径",朱德硬是把散兵游勇带成开国将帅班底。最近某些自媒体说"三河坝阻击战是编的",但党
1936年的川西高原,烈日如火,大地被烤得滚烫。在这片荒芜的草原上,一匹瘦弱的老马正驮着一位身着破旧军装的老人,在狂风中奋力疾驰。他的身影在尘土中若隐若现,仿佛在与时间赛跑。这位老人,正是红军总司令朱德。而他此行的目的地,是红二、六军团的驻地——一场关乎红军未
知道这么一件事的人很少吧?林育英,这个名字在中国革命历史里,总有点容易让人忽略。可1942年春天凛冽的日子,他即将离世的消息传开,中央领导挤满了他的病房。毛主席坐在床头,朱德站在屋里门口,一句“同志们,我真的不行了,干革命20年来一晃就过去了,可是没有看到最后
震撼世界的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军队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实践地。习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把八一南昌起义定为"三个伟大事件"。
钢笔"啪"地掉在文件上。彭德怀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响。"快请!"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门口,又突然折返,手忙脚乱地收拾桌上散落的文件。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游击战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成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关于 “游击战之父” 的归属,却存在一些错误言论。有人无端声称游击战是朱德发明的,这种说法严重违背历史事实。事实上,毛泽东才是当之无愧的 “游击战之父”,他所创立的游击十
“1937年2月的深夜,窑洞里灯芯摇着昏黄火苗,朱德低声说:‘恩来,这条毛毯你带上,别再推了。’”这句对话过去已经将近四十年,可它像钉子一样钉在朱德的记忆里。彼时日军步步紧逼,国共谈判悬而未决,周恩来即将外出奔走。朱德看他身上只有一件旧呢子大衣,干脆把毛毯塞进
邓小平在同阿拉伯利比亚代表团会谈时指出:双方对某些问题看法不一致没有关系。有些问题是要由实践来证明的,双方可以保留各自的观点,允许我们继续考虑,继续观察。即使是最亲密的国家之间,也不可能对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我们同各国朋友打交道,总是采取这样一个原则,求同存异
1955年4月14日那晚上,天还没黑透,北京的春风就叫人有点分不清是冷是暖!卫立煌一身整整齐齐的中山装,神色里有点市井的拘谨,他和夫人慢慢踱进宴会厅。门口站着的人几乎都能一口叫出他名字,但他们已经不是国民党的什么下属,而是即将成为共和国元帅的八位将领。桌面上几
唐继尧在护国战争后的野心膨胀几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有的人喜欢把他描绘成理想主义者,其实彼时的他,充满了对权力和地盘的渴望。护国军的胜利仿佛成了他扩充实力的踏板,而他的目光落在了贵州和四川。这两个地方本就不好对付,连年的战乱让各方势力都变得警觉。四川熊克武
1942年5月24日深夜,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的狗叫得特别凶。一支穿着草鞋的日军"益子挺进队"正摸黑逼近——这支由益子重雄指挥的特种部队,专门仿效八路军打扮,带着翻译和叛徒,目标直指八路军总部。
1976年的中国,风雨如晦,动荡不断。那一年三位共和国奠基者相继离世,可毛主席的去世,却像石头落入大海,激起波澜无数。世界为之一滞,真有这么大吗?谁能料到,这消息竟然让全球都屏住了呼吸?
话剧演员,那时候的娱乐形式比较少。话剧表演一方面起到娱乐的作用,一方面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提起张申府,当下很多人可能不知其为何许人,但他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无法绕过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中共早期重要成员,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起到关键的联络作用。他一生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有着较深的渊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负气退党,并于新中国成立后被划为右派,政
1992年,台湾机场外突然热闹起来,十几辆车列在一起,像是等什么重量级人物?有人看热闹,有人低声议论。可出口出现的,只是两位穿着普通的中年女子,叫人有点惊讶。机场外那群本以为见到大明星的人们,看着几个亲属急急地冲上前,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神色严肃,嘴角带
1976年,噩耗连续降临。朱德去世那天,北京涌现出人潮,场面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整个七月,谁都不觉得轻松。朱德的遗体安放八宝山之后,按老规矩,原本都想着该清理的清理,有些细碎的东西没几个人在意,可没想到——一本看起来很旧的日记,从衣物堆里滑了出来。
汽车行驶在北京街头,康克清突然对司机开口:“刘叔,有件事,我实在很难说出口。”
红军长征那些年山河冷寂、空气里全是铁锈般的沉重。有人偏这种时候一腔热血没什么用,枪杆子才是硬道理,到底还是人心里要有光。毛泽东那句“红军两位总司令,一是朱德,一是鲁迅”,多少人听着抖了下眉毛,怎么一个不拿枪、甚至没穿过军装的鲁迅会排进红军总司令?事情要从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