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控制命运的方法:拐点
有一句很励志的话:“当你走不动的时候,距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
有一句很励志的话:“当你走不动的时候,距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
孙克骥祖籍福建崇安,1917年生,出身书香门第,1932年入团,抗战前 一直从事地下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政委、支队政委、军区 宣传部副部长、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广州军区公安军政委、总参警备部副部长、云南省
在我国古代诗词的璀璨星河中,有许多名句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熠熠生辉。刘禹锡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便是其中之一,这句诗蕴含的积极乐观精神,鼓舞了无数人。
一直以为「物以稀为贵」是句俗语,没想到正儿八经出自白居易的诗。而且似乎后半句「情因老更慈」更为打动人心。
元和十四年冬,当死神降临时,柳州刺史柳宗元正赤脚站在衙门后院奋力掘一口新井。此时的他何曾料到,自己托付刘禹锡的信件已在路上。信中写尽对两个稚子的牵挂,却只字未提自己咳血的沉疴。
公元 793 年,长安城春闱放榜,21 岁的柳宗元和 22 岁的刘禹锡同时高中进士。两个出身完全不同的青年才俊,在雁塔题名时或许不会想到,他们两人的这场相遇将开启中国历史上最荡气回肠的文人友谊。
元和十年的暮春,长安朱雀大街的柳絮像一场未停的雪,扑在柳宗元的青衫上。他刚从承天门回来,腰间的鱼袋还未暖热,新的贬谪诏书已攥在掌心,墨迹在宣纸上洇出冷意 —— 柳州刺史。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活中的烦恼和不顺,总是像不请自来的客人,不经意间就悄然缠上。也许是被误解了一句心里话,也可能是工作中遇到了糟心的合作伙伴,甚至只是早高峰遇到一个拥堵的路口,情绪说翻脸就翻脸,仿佛站在风暴中央。可转个念头,何必总把自己困在一时
在唐朝,写诗一般都是“副业”,很少有专业写诗的人。对于诗人来说,写诗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味料,不会被当作“正餐”。
希望你在考场上,以破竹之势,将所有难题化作脚下的阶石,待到登顶之时,自有万里山河尽收眼底。
作为一名学霸,985高材生,刘禹锡首先对自己来了一次SWOT自我分析,结论很明显,优势就是自己智商高、学问高、一手文章出神入画,体制内领导肯定需要这类人才。缺点嘛,也很明显——没钱没背景,只能靠自己。
我在60岁时,突发其想,大胆尝试艺术创作,而后又精益求精,不断出版,到处展览,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的贬抑和异色眼光。一转眼就过了十一年了。我现在(2024)已经是一个71岁的老人家。以下是我老人的感受,唐朝诗人刘禹锡有句名言,是他当年奉劝白居易的诗句:「莫道桑榆晚
“刘柳”的缘分始于贞元九年(793),那一年,21岁的柳宗元与年长一岁的刘禹锡同登进士榜,这一点与“元白”类似,元稹和白居易也是同年同榜进士,只不过“元白”是贞元十六年(800)的进士。
条们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点干货:我写头条困局和无奈。我喜爱文学。在尤其是古典文学。我的老铁们都知道我写过不少赋。也有十多篇流量高的赋。写赋的人少。属于小众。大部分人不愿意看,坚持下来也得到不少朋友认可。
进士及第后不久,刘、柳先后经历父丧,直至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转任京兆府蓝田尉,刘禹锡调任京兆府渭南县主簿,同在京兆尹韦夏卿手下当幕僚,得以重聚。本就相熟的二人朝夕相处,常在一处研习古文和书法。两年后,他们又同时调往御史台,受到太子(后来的唐顺宗李诵)
藏海为了躲避曹公公的调查,来到枕楼请求香老板的帮助。香老板对藏海心生情愫,提出让藏海为她沐发作为交换条件。虽然“沐发”是奴仆才做的事,藏海内心有所犹豫,但想到自己身份可能暴露、生死攸关,他最终还是决定放下身段,细心地为香老板沐发。面子,往往是人们最难放下的东西
曾经繁华热闹的朱雀桥边,如今野草丛生。洛阳城东的乌衣巷口,夕阳斜照,一片凄凉。一位青衫老者立于桥上,望着在空中飞翔的燕子,忽然仰天大笑。
“唐诗宋词里的郑州高度”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由郑州市委网信办精心策划,围绕唐宋时期与郑州有关的历史名人和名作开展,通过深度盘点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出生或葬于郑州的名人大家,解读他们和郑州的时间轴线、历史粘合度,以诗传史、以诗化人、以诗连心,深度展示郑州
艺术手法:运用写实笔法,如“齐鲁青未了”以宏观视角展现泰山山势绵延;“阴阳割昏晓”通过光影对比强化空间纵深感。同时善用象征,“会当凌绝顶”既是对自然高度的征服,更是对人生理想的隐喻。
我是絮语炉火,闲暇之余从事自媒体写作,专注个人成长,分享人生经历、生活感悟,持续发布有温度、有感情的文章,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