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黑猫突击队——200人打10人都能损失20人,凭实力把脸丢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6 19:17 1

摘要:现在向各位走来的,是曾号称“印度核武器”、“亚洲最强”的特种部队——黑猫突击队。只见所有队员都身着统一的黑色战斗服,戴黑色贝雷帽,黑色头盔,步伐铿锵有力。

“印式反恐”能有多抽象?

现在向各位走来的,是曾号称“印度核武器”、“亚洲最强”的特种部队——黑猫突击队。只见所有队员都身着统一的黑色战斗服,戴黑色贝雷帽,黑色头盔,步伐铿锵有力。

看起来颇有“黑猫出征,寸草不生”的气势。

然而在反恐实战中,他们却能精准踩中每个不该踩的坑,尤其是08年的孟买连环恐怖袭击,堪称国际反恐史上的经典反面教材:首创“持枪问路、坐大巴反恐还迷路”等一系列骚操作;

甚至200人打10个人,都能打出高达20人的战损比,指挥官更是当场阵亡。

堪称“孟买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印度黑猫突击队的实力真有那么不堪吗?

孟买60小时噩梦

先把时间倒回到2008年11月26日。

10名武装分子登上渔船,顺着阿拉伯海一路潜入三面环水的孟买港口,他们此行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对眼前这座城市“大开杀戒”。上岸后,他们迅速分头行动:

有的直扑维多利亚火车站,用步枪和手榴弹无差别扫射;有的潜入利奥波德餐厅,将这座百年地标付之一炬;有的则闯入奥贝罗伊酒店与犹太人活动中心,挟持人质。

枪声与爆炸声此起彼伏,整座城市顷刻间陷入恐慌,尖叫和哭喊声充斥街头。

最先遇袭的是火车站。

虽然附近的巡警第一时间开火还击,但由于装备太差,一些人手上只有手枪,一些人只有李恩菲尔德栓动步枪,一些人更是只有警棍藤条,很多连防弹衣都没有,根本不是对手。

再加上事发后,警局电话被瞬间打爆,占线不断,以至于相关信息无法及时上传,一会说酒店、一会说地铁,根本不知道武装分子在哪里,又或者哪里都有。

总之,有组织的增援一直到一小时后才陆续抵达。但这时武装分子早已转移阵地,印度警方不仅扑了个空,还在增援途中被正在赶往酒店会和的武装分子堵桥,被连人带车扫成马蜂窝。

巧的是,车上刚好坐着一位反恐特警司令官,他也成为此次行动中殉职的最高级别将领。

反恐指挥官开局就被武装分子反杀,属实有点尴尬。

更尴尬的是,武装分子还挺会挑地方,占领了外国人最多的泰姬玛哈酒店;短短几小时内,数十人死于枪下,上百人被困火场,局面已经完全超过他们的能力范围。

火焰吞噬着大楼的外墙,直播镜头将每一帧画面清楚传递到千家万户。

全世界都在屏息以待,而孟买警方却只能干瞪眼。

眼看秩序陷入瘫痪,孟买市长别无选择,只能一通电话,让手下“快去请黑猫大队。”

坐公交去反恐

“黑猫”是印度国家安全卫队的别称,因为臂章是一只黑猫,因此又得名“黑猫突击队”,总兵力7500余人,隶属于印度内阁秘书处,号称印度“最精锐”反恐部队。

成立于1984年,时任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被锡克教保镖刺杀后,目的是为了打造一支专门负责反恐问题的专业团队,并模仿了英国皇家特勤队,以及德国GSG9的战术训练。

说到挑人这块,黑猫不仅执行标准极为严格,入选后还要经历长期的魔鬼训练,内容几乎完全照搬欧美的一流反恐部队,淘汰率高达50-70%,可谓万里挑一,个个“兵王”。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严格了,都能留下7500余人。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在1994年的一场反劫机行动中,仅用了19分钟就解救了机上所有人。

装备上,更称得上印军里“别人喝粥,他们吃肉”的特权阶级。

当一线部队还在拉大栓的时候,黑猫就已经装备了SAS同款的MP5k冲锋枪。后来又引进了以色列的塔沃尔、美国的M4卡宾枪,就连一支几十万美元的高精度狙击步枪也一应俱全。

防护装备,三级头、三级甲通通没落下,再加上催泪瓦斯、破门炸弹,可以说非常富裕了。

说白了就是印度一有什么好东西好装备,都会第一时间配发到他们手上。

所以每次亮相,都会给人一种“不输欧美特种部队”的“震撼”。

如今危机再现,他们再次出场。

泰姬玛哈酒店那边的人质一听,是黑猫突击队,我们有救了。

这还不得把他们给全须全尾的救出来?

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等了三个小时,楞是连根“猫毛”都没见着。

咋回事呢?

原来问题都出在通勤上,特种部队再牛有啥用?得先把人送过去啊。可黑猫突击大队的总部设在首都新德里,而孟买距新德里直线距离超过1000公里,只能坐飞机去了。

结果人刚到机场集合,就发现跑道上全是战斗机,根本载不了人。

距离最近的伊尔76运输机在隔壁,刚想向上级汇报,才意识到内务部长人不在。最后还得是队长杜特准将一通急电,动用一切人脉关系,才向空军要到一架运输机。

结果飞机刚落地,司机又摆摆手说,没油了,飞不到孟买。

没油赶紧加呗?抱歉,需要领导签字。

就这样,这帮“反恐精英们”被前前后后耽误了六个小时,才飞抵孟买机场。

终于可以出警......了吗?

还没,黑猫突击队刚一落地,又傻眼了:当地军方居然没有派车过来接警。

这可咋办?几十公里路啊!

准将一拍脑袋:不管了,坐公交吧!

说罢,200多名大汉,又分头去街上拦车。

就这样,号称“印度最精锐”的反恐部队,被硬生生塞进几辆摇摇欲坠的民用大巴里。

装备往旁边一堆,挤得队员们不能动弹,场面堪比春运;遇到司机不识路的,队员还得扛着枪亲自下车问。再加上孟买交通拥堵,硬是坐了一个小时的大巴,才赶到事发现场。

而此时距离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9个小时。

武装分子早已在楼里“安营扎寨”,杀得血流成河,画面惨不忍睹。

可黑猫大队呢?还在外求助逃出来的酒店员工,帮忙绘制泰姬玛哈酒店的构造图。焦急的人们这才发觉,堂堂黑猫特种部队,居然连地图都没准备好。

没地图,又是怎么制定的战斗计划呢?

答案是:没制定,就瞎打。

结果第一波干员冲上去,就被对面强大的火力打了回来。第二波铆足了劲,把一楼拿下,才发现刚才跟自己争夺一楼的是孟买警方。警方的人,怎么就跟特种部队干上了呢?

这得怪指挥系统太混乱。

枪炮是不长眼的。

警察局长擅自下令强攻,黑猫干员突然出现,没跟他们汇报一声,不就正好撞枪口上了吗?

这事可把印度的脸面给丢尽了,英国卫报评价说:孟买警方比恐怖分子更致命。

当然,更要命的是信息泄露。

黑猫队员们很快发现,对面好像每次都能精准把握节奏,酒店大楼虽然没几个武装分子,却能打出“千军万马”的感觉。因为就在黑猫攻楼的同时,印度的电视台也在全程现场直播。

印度媒体为了收视率,甚至把队员从哪扇窗户进入都拍得清清楚楚。

武装分子躲在楼里用看新闻,随时调整部署,甚至把人质推到窗边,用来阻挡狙击手射击;并且早已在相应位置上布好了诡雷,而干员们却只能逐间清楼,和人质双双毙命。

甚至,黑猫突击队连酒店电源都没切断,导致被全程开监控追着打。

至于为什么不切,问就是没有配发夜视仪和热成像仪,黑灯瞎火更不好打。

最惨烈的莫过于犹太活动中心的解救任务。

干员们准备开直升机索降顶楼,结果刚一落脚,就被汽油炸弹严重烧伤。

武装分子听到爆炸,立即撕票。

待到枪声停息,才在废墟般的房间里找到人质的尸体。

直到11月29日,长达60小时的围剿才宣告结束,武装分子被全数击毙。

但这场“围剿战”却打得极不光彩。整场行动共造成195人死亡、295人受伤,还搭上一位特种部队上校,其中大量伤亡发生在黑猫突击队抵达后。

本应是反恐精锐的收尾之战,却硬是被拖成一场消耗战,黑猫突击队也算是“一战成名”了。

小结

尽管印度官方将整场行动吹得天花乱坠,单方面宣布自己“赢麻了”,但后面的人事调动和制度更迭,却还是暴露了自己的心虚。

首先是内政部长辞职;

紧接着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长和副部长,也相继引咎辞职。

印度政府层面很快启动改革,为缩短响应时间,安全委员会决定在班加罗尔、海得拉巴、加尔各答等主要城市,设置常驻反恐部署,以避免再出现出警迟到的状况。

此外,印度还推进建立了类似于FBI的全国反恐调查机构——国家调查局,并通过《2008年反恐法》增强权限,允许警方长时间扣留涉恐嫌疑人。

这些举措,无不体现出印度当局对黑猫突击队的失望,以及亡羊补牢的心切。

尽管他们嘴上不认,但黑猫突击队俨然已经成为了国际笑谈。

不仅外人笑话,就连印度人自己也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

以前那帮队员天天在酒吧吹牛笔,现在走大街上都怕被愤怒的印度民众认出来,咔咔一顿揍。

就国际舆论场上,印度的形象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然而孟买事件的惨败,真的能全怪黑猫突击队拉跨吗?

至少从过往的战绩来看,黑猫突击队的实力也算中规中矩,之所以会酿成大祸,完全是自上而下系统性的出错。

首先是印度地方警力几乎“零战斗力”,短短几分钟就伤亡殆尽,没能为后续救援拖住局面。

其次是指挥链条混乱到近乎瘫痪。地方警局、市政官员、邦政府、内政部、军方、媒体,全都在各自为政,谁都想插一脚,却没人能一锤定音。

情报上传不畅就算了,印度媒体还全程直播。

加之那家酒店本就是迷宫一般的建筑,房间上百,通道纵横交错,地形复杂。

武装分子早已布下炸药与诡雷,把人质当肉盾。

即便是SAS、GSG9这样的老牌特战力量来了,恐怕也得付出惨痛的伤亡代价。

别忘了,1993年,SAS在直布罗陀反恐行动中,虽然迅速击毙了三名恐怖分子,但那是建立在清晰情报和空旷环境之上的;而孟买这样的城市巷战和人质劫持交织,几乎是任何反恐部队的噩梦。

所以说,孟买事件不是黑猫一个部队的失败,而是印度整个安全体系的溃败。

黑猫突击队只是把问题暴露在了聚光灯下。

来源:文史档案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