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期促消费政策的解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0:53 1

摘要:今年以来,各部门围绕促消费出台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事件

今年以来,各部门围绕促消费出台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

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出台了实施细则,有的制定了配套举措,包括育儿补贴、消费券等,激发消费活力。比如,浙江印发《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上海发布《上海市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有部分省市提出,力争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

在3月23日至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消费增长空间十分广阔。为了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从供需两侧发力提振消费。

蓝佛安还介绍,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的促销费措施主要围绕哪些领域,原因有哪些?

在大力提振消费的政策取向下,今年各地各部门从增加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加码补贴力度促进大宗消费更新升级,以及优化服务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清理限制消费措施等方面,全面部署促消费。应当说这些措施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抓住了当前制约消费需求释放的痛点和堵点。

以上意味着2025年“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性、迫切性进一步上升。背后是今年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可能有所减弱,需要内需及时顶上来。这是2025年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主要发力点。

为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各方可如何发力?

除了抓好已出台措施的落实,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政策储备外,还要高度重视当前消费者信心和预期偏弱问题。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至88.4%,连续3个月改善。背后是去年四季度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增长动能回升,以及楼市回暖。不过,当前消费者信心指数仍明显低于100%的中值水平。一个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偏弱,进而阻碍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

可以看到,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转入调整过程,至2024年末历时三年半。在这三年半的时间内,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约50万亿元,而在2021年中之前的三年半中,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约35万亿元。这意味着在近三年半的时间内,居民储蓄多增了约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5%。考虑到商品消费约占居民消费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在没有存款大规模多增的条件下,过去三年半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会加快约4.7个百分点。这也表明,2025年促消费的一个关键点是要持续用力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有效修复居民消费信心。

各项提振销费举措预计对今年消费有多大的拉动作用?

我们预计,在各项促消费措施推动下,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会加快,有望由2024年的3.5%升至6.0%左右,服务零售总额增速也将有所加快,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70%-80%之间,明显高于2024年的44.5%。我们认为,在今年提振消费过程中,除了政策面全方位加大促消费力度外,关键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改善内生消费动能。

本文作者 | 研究发展部 王青 冯琳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