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锣鼓一敲、音乐一响,小演员粉墨登场,转身、扣腕、亮相,个个气宇轩昂、身姿矫健。3月28日,伴随着抑扬顿挫的京剧唱腔,一场特殊的观摩会在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华耀小学拉开了序幕。台上,“小戏曲家们”唱念做打,尽展戏曲神采,赢得满堂喝彩;台下,来自祁东县的66名乡村学
锣鼓一敲、音乐一响,小演员粉墨登场,转身、扣腕、亮相,个个气宇轩昂、身姿矫健。3月28日,伴随着抑扬顿挫的京剧唱腔,一场特殊的观摩会在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华耀小学拉开了序幕。台上,“小戏曲家们”唱念做打,尽展戏曲神采,赢得满堂喝彩;台下,来自祁东县的66名乡村学校教师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特别的画面。
这次现场观摩是“苔花开”乡村美育教师成长计划音乐专项培训的内容之一,参训的乡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观看特色美育实践成果,近距离了解合唱、戏曲、器乐等不同特色项目在校园的落地实施。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明芳出席了此次现场观摩会。
“美育教育对于乡村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谢明芳指出,衡阳市人大与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共同合作的“苔花开”计划,不仅能有效解决乡村地区美育设施和师资短缺的问题,还能全力提高乡村学校的美育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精心准备的“及时雨”
“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孩子们在手眼身法步中,传播古风雅韵;在一颦一笑之间,传承中华文化自信。”祁东县栗山学校陈嘉怡表示,她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次专项培训,让她开拓了眼界,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落实国家美育教学要求、提高乡村美育教学水平,在衡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和祁东县人大的关注和支持下,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与祁东县教育局合作,推进“苔花开”项目落地,联合衡阳市肖江华音乐名师工作室团队共同开展“苔花开”祁东县音乐教师专项集训活动,以“造血”目标,提升乡村美育教师综合素质,全方位推动乡村学校美育教育发展。
本次培训自3月27日开始,为期4天。课程培训内容以“学+研+训”构建体系框架,围绕音乐基础及合唱教学模块,从教学法、专业技能、教学研讨等维度进行设计,内容丰富有趣,既有专业基础知识讲解,也有名师现场指导演练。通过交流乡村美育工作的经验,开拓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多元想象力,激发教师教学动力。
为了有效解决乡村学校美育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等突出问题,衡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寻求多方合作,积极与长江公益基金会对接联系,于2024年11月27日实现了首次跨省合作,组织衡阳市90名乡村学校负责人到广州市参加“乡村校长领航计划”培训班。
传经送宝及时雨,三月花开正当时。这次的“梅开二度”正是“苔花开”乡村儿童美育计划的“升级版”,特别为乡村美育教师量身定制的培训,旨在培养美育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乡村美育的蓬勃发展,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沐浴在高质量的美育教育阳光下。
赋能加油的“加油站”
“我从教三十余年,这是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专业培训。”祁东县二中教育集团老师雷琳是此次培训班的班主任,她认为乡村学校开展美育工作条件有限,这次培训就是一个赋能充电的“加油站”,课程非常实用,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让乡村教师们在教育理念上有更大的促进,能够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做到与时俱进。
此次培训特邀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肖江华音乐名师工作室专家团队提供专业培训支持。“我们突出‘实际、实用、实效’,采取‘菜单式’培训模式,主要包括乡村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教学法、合唱基础、教学策略研讨等方面。”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肖江华介绍,授课讲师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授课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为各位乡村教师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开展美育工作提供了“金钥匙”,抓到了“关键处”。
多样化的24节精品课程和4个创新环节,不仅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效帮助乡村美育教师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增长才干。
增添活力的“强心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期培训班对乡村美育教师而言是一场“及时雨”,更是一针“强心剂”。
好学者如禾如稻,善干者事半功倍。参训学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清醒认识自身不足,增强“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紧迫意识,克服本领恐慌。
“苔花开”乡村美育教师成长计划,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乡村美育的前行之路。乡村教师们在这里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信心与希望。“我们一定会带着这份宝贵的经验,回到各自的学校,用美育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把乡村美育的火种点燃了,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衡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肖志喜说:“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美育之花。”
通讯员朱丽娜
来源:潇湘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