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诈老陈”三个字一出,评论区先吵成一锅粥,不是因为他又揭穿了谁家理财骗局,而是他自己的账号被封。
“反诈老陈”三个字一出,评论区先吵成一锅粥,不是因为他又揭穿了谁家理财骗局,而是他自己的账号被封。
快手那头给的封禁理由写着“攻击、抹黑其他主播”八个字,像一块冷铁,咣当砸在他刚道完歉的脸上。
时间倒带到8月21号。
老陈发视频,冲着“嘎子哥”谢孟伟直播间狂卖的酷派X60去。
他把官网翻了个遍,找不到这款型号,屏幕一录,嗓子一扯:“怕不是贴牌机吧!
”一句话点着火。
第二天,酷派官方跳出来说,机器属实正货,只是新款,官网还没同步。
老陈脸被扇得通红,立马双手合十道歉,连直播权限被掐十分钟的图都晒出来,意思是“我挨打立正了”。
风波本该就此打住,可老陈的直播间随后直接被锁死。
他举着手机录抖音,叹气:“错了,真错了。
”可底下键盘并不放过他,“蹭流量”“带节奏”“翻车活该”一股脑儿甩过来。
连他两年前的旧账又被翻出——微信异常加人太多,曾被系统短暂封过。
旧伤疤没好,又添新口子。
有人替他喊冤:质疑产品,本意是替你我防坑,怎么就成了抹黑?
也有不少人冷静提醒:做内容可以热血,但得先拿证据,一句话能点着舆情野火,也能把自己烧得灰头土脸。
其实老陈这两年的人设一直是“冲在一线的人”。
观众信他,就因为那股不怕得罪人的愣劲儿,可同样这股劲儿,一旦信息出错,就从护旗手变成肇事者。
网络这口高压锅,情绪升温只需三秒,真相反转却要三天。
平台封禁动作快、重、不留情,某种程度上也是给所有内容创作者敲锣:别用正义感包裹鲁莽,别用消费者名义透支公信力。
老陈还在视频里放话:“只要还有问题商品,我还喊。
”听上去硬气,但评论区最热门的那条留言写着:“喊之前,能不能先花一分钟打电话问问厂家?
”底下五百多个点赞,把情绪与理性掰成了清清楚楚的两行字。
直播带货这趟火车上,卖货的是主播,买货的是买家,围观的是看客,每个人都在找安全感。
老陈原本想给安全感加一把锁,结果钥匙没拧对门,先把自己绊了一跤。
下一次,他能不能把锁芯对准再发声,谁都说不准,但这一次摔得清脆,足够让同路人把脚步放慢半拍。
来源:时髦饭团一点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