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秸乐农业”开辟绿色工业与农业融合新路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0:10 1

摘要:“去年,五常市通过招商引资从广东引进一家企业,和我们合作生产可降解模塑产品,厂房已经建好了,目前正在采购生产设备,预计6月投产,年产值能达到1亿元。此外,纤维素纳米晶凝胶项目也有望在下半年投产,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这两个大项目将为秸秆利用带来全新的发展路径

“去年,五常市通过招商引资从广东引进一家企业,和我们合作生产可降解模塑产品,厂房已经建好了,目前正在采购生产设备,预计6月投产,年产值能达到1亿元。此外,纤维素纳米晶凝胶项目也有望在下半年投产,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这两个大项目将为秸秆利用带来全新的发展路径。”3月28日,在黑龙江秸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厂区里,企业负责人王宏指着新厂房,眼里满是期待。

在稻乡五常,秸秆正经历一场“价值革命”。经过11年技术攻坚,“秸乐农业”构建了从基础原料到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链条,成为哈尔滨秸秆高值化利用的标杆企业。

技术创新 产业升级

给秸秆装上“价值引擎”

走进位于五常经济开发区的“秸乐农业”,一楼大厅两侧摆放着餐盒、纸杯、纸盘、纸膜、蛋托等展品。“这些都是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的,市场需求量大,等设备到位,我们就能大批量生产。”王宏说,这些产品可降解,不污染环境,发展前景好。

王宏介绍,此次引进的合作企业有成熟的模塑产品生产技术和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秸乐农业”有原料供应优势,双方正好形成互补。投产后,合作方将产品运往南方销售,“秸乐农业”深耕北方市场,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竞争格局。

在王宏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两瓶从秸秆纤维素中提炼出来的样品:纤维素纳米晶和纤维素纳米晶凝胶。王宏说,受技术和设备限制,纤维素纳米晶暂时无法投产,但纤维素纳米晶凝胶已具备生产条件,且达到食品级标准,主要用于餐盒、纸杯、纸膜的表面涂层。目前,“秸乐农业”已经掌握纤维素纳米晶凝胶的生产技术,正和设备厂家沟通改进事宜,有望在下半年投产。投产后,产品一部分供企业自用,一部分向市场出售,这个项目每年产值将达1.5亿元。

铸剑十年 潜心发展

小秸秆变身大宝藏

“今年新增的两个大项目,彻底改变了企业以前只能单一生产秸秆纤维素的局面,实现了秸秆纤维素的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这也算是厚积薄发。”王宏感慨。

2014年,“秸乐农业”在五常落地生根。当时,企业生产秸秆纤维素用于造纸,迈出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第一步。之后,企业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研发纸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纸地膜能起到抑虫、除草作用,减少农药和除草剂使用,能显著提升农产品品质,还能降解还田,提升土壤肥力,实现农业循环发展。

纸地膜产品问世后,王宏在企业院内开辟出一块试验田,用纸地膜种植蔬菜,并邀请大家来参观、品尝,并免费给当地的稻农提供纸地膜……经过多年努力,截至目前,“秸乐农业”年处理秸秆量已达到35万吨。

虾稻共生 农旅融合

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径

“秸秆浑身都是宝,我们要做到物尽其用。”王宏说,在生产秸秆纤维素过程中,分离出来的液体中含有氮、磷、钾、钙、镁、锌、铁等物质,可用来生产有机肥料,实现秸秆—纸地膜(有机肥)—农产品—秸秆的循环利用。

去年,“秸乐农业”尝试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并取得成功,今年将在当地推广这项技术。王宏介绍,“秸乐农业”生产的有机肥中含有一种腐殖酸物质,投放到稻田里不仅能促进水稻生长,还是小龙虾的优质饲料,小龙虾的体重能达到每只30~50克,每亩地可增收七八百元。此外,“秸乐农业”还在探索农工旅融合发展模式,组织游客到企业参观秸秆变废为宝的生产过程,体验生态稻田虾稻共生的独特魅力。

王宏表示,经过11年的积累,企业在秸秆处理技术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企业和相关高校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将尽快推动纤维素纳米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记者手记

点“草”成金,“秸乐农业”用11年改写了秸秆的命运。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秸乐农业”的探索与坚守,不仅破解了秸秆处理难题,更开辟了一条绿色工业与现代化农业融合的新赛道。秸秆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秸乐农业”的创新实践,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

伊飞帆 哈尔滨日报记者 康福柱

本文来自【冰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