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多尔衮,这个清朝入关后的“摄政王”,其实是个“狠角色”。他不仅一手把清军带进了北京,还一口气推出了四项让汉人百姓“痛彻心扉”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简单的压迫,而是从文化、生活、尊严、生命四个层面,把汉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知道吗?多尔衮,这个清朝入关后的“摄政王”,其实是个“狠角色”。他不仅一手把清军带进了北京,还一口气推出了四项让汉人百姓“痛彻心扉”的政策。这些政策,不是简单的压迫,而是从文化、生活、尊严、生命四个层面,把汉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你以为清朝是靠武力统一中国的?不,真正让汉人屈服的,是这些政策带来的恐惧和奴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多尔衮给汉人带来的“四大灾难”。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句话你听过吗?这是多尔衮在1645年颁布剃发令时的原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杀气腾腾”?
你以为剃个头没什么?但在古代,头发可不是小事。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那是孝道的起点。你让一个孝子剪头发,那是在挑战他的信仰!
多尔衮不讲道理,直接下令:全国军民,十天之内必须剃发,否则杀无赦。这一下子,全国炸锅了。
江阴,一个江南小城,为了不剃发,整整抵抗了81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最后城破,24万百姓几乎被杀光,就剩下53个人。
还有嘉定,清军三进三出,三次大屠杀,死了多少人?没人知道,但“嘉定三屠”这四个字,至今听着都让人毛骨悚然。
这还不算完,剃发之后是“易服”,也就是汉人不能穿自己的衣服了,必须穿满族的“马蹄袖”、“箭袖”那种服饰。你想想,一个汉人穿得像满人,心里能舒服吗?
这个政策,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精神奴役”。多尔衮的目的很明确:让汉人从心理上屈服。
你以为剃发就够狠了?不,还有更狠的——圈地占房。
跑马圈地
清军一进北京,就开始搞“清空内城”计划。几十万汉人百姓,被清军赶出家门,家里的房子、店铺、财产全被八旗子弟“接收”。你要是反抗,直接一刀砍了。
你以为这只是北京的事?不,清军在全国范围内搞“跑马圈地”!
什么叫“跑马圈地”?就是八旗骑兵骑着马,在田野里随便跑,马蹄踏过的地方,土地就归他们了!你家祖祖辈辈种的地,可能他们一句话,就不是你的了。
顺天、保定、承德、永平、河间……这些地方的土地,被圈走了19万多顷。有亲王一个人圈走了300万亩地,真是“富得流油”。
百姓呢?没了地,没了房,生活陷入绝境,只能乞讨为生,甚至饿死街头。更惨的是,很多人被逼成了八旗的农奴,干最苦最累的活,还吃不饱饭。
这政策,不仅让百姓流离失所,也让清军内部“内讧不断”。比如镶黄旗和正白旗之间,为了争地,闹得不可开交,最后还牵扯出政治斗争,死了一堆人。
占房圈地一时爽,结果呢?百姓怨声载道,反清复明的火苗越烧越旺。
你以为清朝是文明王朝?不,他们搞的是“奴隶制”!
多尔衮圈了地,还得有人种地吧?于是推出了“投充政策”——让失去土地的汉人去八旗贵族家里当“包衣奴才”。听起来是“招募”,其实是“强迫”。
你要是不答应?那你就等着进监狱吧。你要是逃跑了?对不起,这就是“逃人法”要管的事。
“逃人法”有多狠?你要是逃了三次,直接杀头。你要是窝藏逃人?轻则流放,重则砍头,连邻居都要连坐。
举个例子:顺治六年,靖南王耿仲明因为部下藏了300个逃人,吓得直接自杀了。连王爷都不敢违抗这条法律,你说它有多残酷!
这些“旗奴”,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吃不饱饭,还动不动被鞭打、被杀。很多人逃走,但被抓回来之后,脸上被刺字,鞭打一百,甚至直接处死。
清朝的“投充逃人法”,让中国社会倒退了几百年,把已经废除的奴隶制度又给复活了。这不是倒退是什么?
你以为前面三条就够惨了?不,最惨的还在后面——屠城!
清军每打下一城,只要遇到抵抗,就大开杀戒。扬州十日,死了80万人;嘉定三屠,死了多少?没人统计;江阴八十一日,全城几乎被屠光;广州大屠杀,70万人殒命。
最惨的是四川,清军在那里搞“屠蜀”,十年间杀了500多万人。张献忠背了黑锅,实际上很多都是清军干的。
清军为什么要这么狠?因为他们要用“杀戮”震慑百姓,让他们不敢反抗。但结果呢?百姓不怕了,反而更加反抗。
冯玉祥年轻时读《嘉定屠城记》和《扬州十日记》,看完之后吓得一身冷汗。他说:“我以前只知道清朝是外族,但不知道他们这么残酷。看完这两本书,我恨不得立刻去推翻清朝。”
多尔衮这四个政策,本意是要巩固清朝的统治,结果却适得其反。
剃发易服,摧毁了汉人的文化认同;圈地占房,让百姓流离失所;投充逃人,让社会倒退;屠城政策,让仇恨越积越深。
清朝后来虽然有所调整,比如放宽了“投充”政策,但这些政策造成的伤害早已深入骨髓。
直到清朝灭亡,汉族百姓才真正“翻身做主”。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正是对这四大暴政的彻底清算。
历史告诉我们:压迫越重,反抗越烈。多尔衮的四大暴政,不是巩固了清朝,而是为它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400多年过去了,多尔衮的四大暴政早已成为历史,但它们带来的影响,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民族的文化、尊严、自由和生命,从来都不是可以被随意践踏的东西。
来源:棠棣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