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作不好找,收入不稳定,是大部分农民工正在面临的首要问题!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工厂企业订单减少,无奈降本裁员、解雇劳动力、采取间歇性停产等措施,以此缓解企业经济压力,应对可能破产倒闭风险!
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推动、助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核心组成部分!
然而,近几年经济大环境不景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兄弟打工之路愈发艰难,让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抉择。
一、城市就业压力
工作不好找,收入不稳定,是大部分农民工正在面临的首要问题!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工厂企业订单减少,无奈降本裁员、解雇劳动力、采取间歇性停产等措施,以此缓解企业经济压力,应对可能破产倒闭风险!
比如:轻工业、制造业,生产线、流水线不再忙忙碌碌,看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形,农民工只能被迫待业,重新找工作。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以河南为例,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返乡务农农民工数量大幅增加,当然,很多人处于阶段性返乡,等待新的务工机会!
二、薪资待遇低
农民工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大,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部分工厂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不给农民工涨工资。效益不好的时候,还会降低农民工工资标准。甚至不乏一些工厂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这一些行为,无疑让本不富裕的农民工家庭雪上加霜!
三、提升职业技能
卖力气、没技术,职业技能不足是广大农民工的短板,就业竞争力薄弱。工厂企业智能化、机械化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对农民工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农民工学历较低,缺少文化知识,缺乏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兴行业和新岗位需求,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
如何帮助农民工摆脱困境?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需要共同努力,政府牵头发挥主导作用,出台就业扶持政策,开发更多公共服务岗位。
比如:社区服务、城市绿化、道路养护等,优先解决就业困难的农民工,推动劳务协作,搭建劳务输出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减少农民工求职的盲目性。
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根据市场刚需,开设针对性课程,比如:直播电商、家政服务、新能源产业等相关技能,提升农民工就业竞争力。
工厂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稳定企业效益的同时,给予更多农民工就业机会、工作岗位。工厂企业在用工过程中,依法依规保障农民工权益和利益,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农民工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
比如:职位晋升、薪资待遇提升、养老医疗保险保障等,激励农民工通过付出努力获得更高收入!
社会各界人士应当关心、关爱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比如: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农民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媒体加大对农民工正面报道,宣传农民工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提升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感和荣誉感。
农民工自身更需转变观念,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适应市场变化。参与线上、线下招聘会,关注就业信息和行业动态,提升自我就业能力。
解决好农民养家“难”,工不好打,钱不好挣的问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更能推动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携手共进,让农民工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拥有一席生存之地,迎接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来源:农村小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