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孟加拉”号无畏三人组——迈向未来的一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6 12:53 1

摘要:美国海军雄心勃勃地打造一种新型小型高速战舰计划,就是为了快速扩充水面舰艇规模。这些舰艇将具备现代军舰的一些关键特性:适应性强,既能有人操作也能无人自主执行任务。这名为"尤里卡海军舰艇"仿佛从海洋深处浮现出一只恶魔,开始诱惑五角大楼。其代言人则是该公司负责人博·


美国海军雄心勃勃地打造一种新型小型高速战舰计划,就是为了快速扩充水面舰艇规模。这些舰艇将具备现代军舰的一些关键特性:适应性强,既能有人操作也能无人自主执行任务。
这名为"尤里卡海军舰艇"仿佛从海洋深处浮现出一只恶魔,开始诱惑五角大楼。其代言人则是该公司负责人博·贾丁。而他坚信他的公司能满足美国海军对此类舰船满意。


美国海军在无人小型作战舰艇计划中想要什么?一个新的水面作战力量补充平台,包括无人水面舰艇和有人舰艇。这款新系列的首批代表之一是由船员操控的模块化水面战斗舰艇,简称”MASC“。
MASC计划为美国海军打造三款不同尺寸的无人水面舰艇,每艘都将配备集装箱模块化。
第一款船尺寸最小,仅可容纳一个载货的20英尺标准集装箱。
第二款MASC船将满足快速运输两对40英尺标准集装箱。
第三款也是最大的船只将运输四个4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
"海上自主系统项目"曾隶属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现移交至海军无人海上系统项目办公室(代号PMS 406),现正式成为海军无人水面舰艇开发项目。关于MASC计划的更多详情可在此处查阅。

“孟加拉-MC”号舰船的艺术渲染图,此处并配备巡航弹药模块的版本。

Eureka Naval Craft公司目前正致力于研发一款舰船——Bengal模块运输舰(简称Bengal - MC),该公司认为此舰船极为适配模块化武器系统。尤里卡声称,该舰艇设计用于搭载多种模块化武器系统,能够快速集成自主作战系统,适合执行海上作战任务。6月该公司就美国海军关于模块化武器系统信息征询,并提交了船舶设计详细方案。
Bengal-MC型为气垫混合双体船专为运输40吨以下负载设计,最高时速超50节,在3级海况下能以38节速度续航达到1000海里。它既可以由船员操作,也可实现无人自主运行。
它基于AIRCAT Crewliner 35型表面效应船(SES)平台打造,该型号船舶已在油气行业投入使用。Eureka公司计划通过整合油气行业和国防工业的技术,为美国海军提供从MASC开始的新一代无人舰艇。

AIRCAT Crewliner 35 现行型号

Eureka公司认为,类似星座级护卫舰等过时舰艇存在航速过慢、造价过高且缺乏模块化设计的弊端。因此该公司指出,美国海军换装MASC标志着海上作战方式将迎来革命性突破。
MASC致力于打造新一代海军平台,兼具模块化、适应性以及独特有人/无人双模式操作能力。为满足模块化要求,Eureka公司在丹麦SH Defence公司专家的协助下,为孟加拉号舰船安装了柔性模块化战斗负载系统。“孟加拉”号可搭载打击海上和陆地目标的系统、防空系统、侦察监视系统(ISR)、多种武器装备,以及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自主操作系统。


Eureka公司的专家还负责保障油气开采水域的安全。诸多公司面临着一个颇为严峻的问题,即市场上所提供的所谓安保船只,实则是由高速支援船改装而成。这类船只在面对突发威胁时,欠缺必要的应对性。它们要么速度太慢,要么航程有限,要么稳定性差,以至于很难在上面射击。这类舰船能够以12至14节的稳定速度航行,但由于燃料有限,无法长时间维持25至30节以上的高速航行。
AIRCAT Crewliner 35型船由法国AIRCAT船舶公司与挪威ESNA海军建筑公司联合为壳牌集团开发。该船只拥有卓越的性能:速度快、高速续航里程大且吃水浅,使其能在大多数船只无法进入的沿海区域作业。这为创建Eureka Naval Craft以及Eureka与AIRCAT、ESNA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Bengal-MC的设计结合了气垫船与双体船的特点,被称为表面效应船。


AIRCAT被称为表面效应船。这是一项久经验证的技术。带有侧壁的气垫船——既拥有气垫船的气垫,又具备双体船的两个船体。这是气垫船和双体船的混合体,融合了两种结构的优点。它借助气垫抬升船体,仅船尾部分接触水面,因此既能像常规船只一样通过螺旋桨划水推进,又能利用气垫效应减少摩擦阻力,从而获得类似气垫船的平稳航行。


此外船舶吃水较浅,既能像登陆艇一样靠岸,又能像气垫船那样高速行驶。维持裙边膨胀状态无需过大压力,这意味着它和汽垫船一样能承受严重损伤。即使裙边严重破损或完全漏气,双体船仍可像普通船只一样正常航行。
基于AIRCAT的初始版本被命名为Bengal-Module Carrier(MC)模块化攻击艇。保留AIRCAT名称是为了体现其与已验证并投入使用的AIRCAT Crewliner 35之间的渊源关系。本质是同一款船体,只是用途不同。目前有三艘商用船只正为TotalEnergies公司服务,该公司在安哥拉沿海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Bengal-MC 以 AIRCAT Crewliner 35 为核心基础


这些船只来自油气行业,这一事实为军事领域带来了一系列显著优势。首先,供应链已经完善。此外,在油气行业,人员安全至关重要。该行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效率。Bengal-MC在水上非常稳定,即使以极高速行驶也能平稳。这直接影响了武器系统的精准度和效率,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武器平台。


另一个重要的是实现模块化。Eureka所提供的该船型设计可承载40吨有效载荷,相当于两个40英尺集装箱或四个20英尺集装箱,亦可混合装载40英尺、20英尺、10英尺等多种规格的集装箱组合。


美海军希望在此载荷下,最低巡航航速到25节。但长时间25节航速通常会使续航里程缩短。海军认识到:在冲突中,任何航速低于25节的舰只很容易将被摧毁。舰艇必须机动灵活、行动迅捷。未来海战将类似于巷战,特别是在近岸地带,那里的战斗将不得不发生在密集的岛屿和浅水区域之间。


Bengal-MC的关键在于保持高速航行的能力,最佳巡航速度达到38-42节,远超MASC项目要求的25节巡航速度标准。问题在于能持续多久。理论上“孟加拉”号基础配置可在3级海况下以38节速度航行1000海里,并承受6级海况。实际表现如何,尤其是在无人协助的情况下,仍是未知数。拥有导弹装载于40英尺集装箱并配备"孟加拉"附加燃料的"战斧"导弹,在单程无人任务中可对3000海里内的任何目标构成威胁。
自主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海军希望看到经过验证的自主系统,因此尤里卡海军舰艇公司与Greenroom Robotics展开合作。后者拥有最先进的海洋自主系统技术,其研发的自主船只已成功实现海上航行。

孟加拉-MC被设计为一艘模块化船舶,具备船员驻留功能。


尽管无人水面舰艇在执行作战任务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它们无法取代水兵们所拥有的宝贵素质。在复杂矛盾的环境中,人的适应性、判断力和坚韧性至关重要。无人系统在遭受攻击时的脆弱性过于明显。


Bengal-MC平台专为自主与远程操控优化设计。该平台配备远程控制系统、加密通信装置及可靠的自主管理模块,同时保留必要容纳小型乘员组的能力。配备全套设备的平台可容纳五至八人,但大多数任务设计为无人驾驶或缩减乘员模式运作。


无人驾驶/自主舰船的理念令许多舰队指挥官很喜欢。大幅节省生命维持系统的开支至关重要。诸如住宿、饮用水供应、食物储存/厨房、废水/灰水处理以及救生设备等生活保障设施,在有人的地方都是必不可少的。在Bengal-MC中,这些系统从一开始就通过专为双重用途设计的AIRCART 35 Crewliner结构实现了集成。


操控Bengal-MC最少仅需两名甲板军官和一名操舵水手,外加任务组船员。水手和第二甲板军官还能兼任其他职能,例如远程操控武器站。

孟加拉-MC号舰船与布雷艇的渲染图


完全无人驾驶的成熟战斗舰艇(不要与自杀式无人艇混淆)可能在8到10年内出现。这些舰艇或许能胜任所有任务,但目前自主舰船尚未达到这一发展阶段。为了提高对这些系统的信任度,需要发展具备机组管理功能的平台使用经验。


如今海上无人系统能如何运用?比如可以从这种舰艇上发射巡航导弹,只要导弹装在集装箱里,而集装箱与卫星相连。船上可配备一支小型团队操控实体船只,而武器系统操作员可在世界任何地方操作武器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一切看起来还算不错,除非载有导弹的舰船受到电子战设备的打击,这些设备会同时干扰武器操作员控制的导弹发射系统以及导弹本身。


因此,在所有任务中完全摒弃机组人员是不可能的。但若能合理运用人工智能,确实可以减轻机组负担——人员规模将缩减,无需冒着炮火操作武器系统,同时仍能武器将会从外部某个地方自主启动。


船舶的模块化设计在此大有裨益,它能更便捷地集成攻防领域的现代解决方案。Bengal-MC平台符合ISO标准,适配多种尺寸的标准海运集装箱,可快速安装并确保各类货物稳固装载。尤里卡公司与丹麦SH Defense合作,集成了一套可靠的固定系统,该系统由甲板上58个液压夹具组成,能够牢固固定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货物。

孟加拉-MC舰船尾部模块化水雷布设系统图


那么我们拥有10英尺、20英尺或40英尺的平台/集装箱,可以在上面/里面运输各种有效载荷。
如莱茵金属公司拥有"千禧年"火炮。该炮配备ISO标准安装平台和ISO固定装置。那么为何不在Bengal-MC尾部设计一个与之匹配的平台用于安装呢?


丹麦SH Defense和康士伯公司正在研发一种储存在集装箱内的海上打击导弹(NSM)。每艘船的后甲板上可放置四个此类集装箱,即单舰可搭载16枚NSM。该舰还配备三处30毫米自动炮位用于外围防御。唯一的问题在于谁来操控这些火炮以及如何操控。舰上似乎设有小型战斗信息中心的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是在该中心工作的人员的安全问题。


装甲是必要的。如果这不是一次性自杀无人艇,就必须在关键部位安装防护——比如发电机组、引擎、燃料舱和舰桥周围。加装装甲会提高舰船造价和排水量等参数。但排水量意味着更大的发动机和发电机,而发电机则意味着电子战系统或对抗系统。无人机例如像伊庇鲁斯这种类型。


额外的排水量可以提供空间容纳更多人员的居住模块,例如需要携带特种部队小组时。或者搭载一架MH-6直升机。又或者是一组无人机。
如果再深入推测,预警机在空中可能发出信号引导"孟加拉"号锁定目标。由于该舰实际尺寸极小且电子信号微弱,敌方将极难判断威胁来源


“孟加拉”能够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移动并发射导弹、“安杜里尔”公司的“走鹃”拦截无人机,或在目标附近投放40吨有效载荷和稳定的高速移动平台上宽敞的后甲板,这套配置相当不错。其核心理念是让“孟加拉”级以“狼群战术”协同作战。


一群不起眼的低成本舰船组成的“狼群”,配备执行战斗任务所需的一切装备——这一前景让全球许多海军将领心驰神往。但尽管有尤里卡海军舰艇公司等企业的种种创新举措,这类集群短期内仍难以真正问世。但不能否认,这一方向确实存在一定的发展前景。

来源:人生箴言与绘画6M6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