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的“意难平”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07:58 1

摘要:2024年的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上,巩晓彬与李昕的座位相隔三米,却仿佛横亘着三十年光阴。当镜头扫过时,他西装领带的褶皱被她的目光熨平,她丝巾上的暗纹被他的余光勾勒——这画面像极了一部老电影,被时光按下暂停键后,又在众目睽睽下悄然续播。

清华大学礼堂的灯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那些泛着岁月光泽的面容上。

2024年的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上,巩晓彬与李昕的座位相隔三米,却仿佛横亘着三十年光阴。当镜头扫过时,他西装领带的褶皱被她的目光熨平,她丝巾上的暗纹被他的余光勾勒——这画面像极了一部老电影,被时光按下暂停键后,又在众目睽睽下悄然续播。

​他们曾是九十年代篮球场上最炽烈的传说。

那时的巩晓彬会翻过集训队的高墙,揣着烤鸭穿越半个北京城,只为让李昕尝一口热乎的;而李昕在战术板上画满爱心符号,让一场比赛成了隐秘的情书。

九年的爱情长跑里,他们对抗过禁恋的铁律,也熬过了现实的倾轧。可最终,一个娶了空姐,儿女成双;一个锁起合影,至今单身。

命运的岔路口,连最默契的传球也会失误,最精准的三分球也会弹框而出。

重逢时,巩晓彬在演讲中展示手臂上对抗韩国队留下的疤痕,却在下意识抚摸婚戒时泄露了另一道伤口。李昕则戴上他年轻时最爱的阿玛尼丝巾,将纪念币上的“1994-2024”化作沉默的应答。

观众席上的老友们起哄喊着“嫂子”,仿佛三十年前的更衣室笑话从未散场。可当巩晓彬的儿子喊出“李姨”的刹那,所有人都听见了时光碎裂的轻响。

​其实,与其说是我们对巩晓彬、李昕30年前的恋情起哄架秧子,不如说是我们很多人的自我追忆、青春回忆。

篮球馆的穹顶悬着无数未落的泪。多少人的青春里都藏着这样的“意难平”:或许是图书馆里未递出的纸条,是毕业照上刻意错开的站位,是某年大雨中决绝转身的背影。我们总以为遗憾是未完成的诗,却忘了它早已在生活的褶皱里发酵成酒。

巩晓彬与李昕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恰是因为它从未被续写——那些未牵到老的手,化作赛场上空永恒的哨音;那些未说尽的情话,成了篮筐下永不褪色的汗渍。

名人堂的展柜里,奖杯与旧球衣静默如谜。

巩晓彬说这里不过是“给青春盖个邮戳”,而邮戳的意义从来不在留住风景,而是证明我们曾途经那片山海。

当李昕笑着调侃“我和篮球结婚了”,当巩晓彬望着篮筐恍若少年,那些意难平的沟壑忽然被月光填平——原来遗憾的尽头不是悔恨,而是将往事酿成星光,照亮各自奔赴的山长水阔。

礼堂外,三月的风裹挟着柳絮掠过清华园。有人驻足回望,有人大步向前。而生活这场球赛,从不为任何人重赛,却允许所有人在下一记哨声中,投出更漂亮的弧线。

来源:体育没有圈36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