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吵得昏天黑地,中国却闷声发大财:发现战略矿藏,能用6万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07:57 1

摘要:今日,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那场 “激情互喷”,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让全世界都为之瞠目结舌。起初,不少人甚至以为这是网友精心恶搞的短视频,直至确认其真实性,才惊觉这个世界正以超乎想象的节奏变幻着。当美国与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争得

今日,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于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那场 “激情互喷”,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让全世界都为之瞠目结舌。起初,不少人甚至以为这是网友精心恶搞的短视频,直至确认其真实性,才惊觉这个世界正以超乎想象的节奏变幻着。当美国与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时,中国却在能源领域悄然传来一则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宛如阴霾密布时穿透云层洒下的一缕阳光。

港媒《南华早报》如一位敏锐的播报员,向世界传递了这样一则重磅消息:中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白云鄂博矿区,正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能源探秘之旅,一座储量惊人的新钍矿映入人们的眼帘。初步探查工作如同揭开神秘面纱一般,逐渐显露出这座钍矿的惊人 “家底”—— 超过 100 万吨的钍金属隐匿其中,堪称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储量最大的钍矿。想象一下,这 100 万吨钍金属若全部开采出来,就如同为中国准备了一座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足够中国持续使用长达 6 万年之久,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份从天而降的厚礼。

或许许多人尚未察觉,近些年来,中国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开拓者,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一路披荆斩棘,核电站、水电站、太阳能发电站、风力发电站等新能源设施如雨后春笋般在华夏大地拔地而起。然而,中国庞大的电力需求恰似一个深不见底的 “黑洞”,现有的新能源发电规模依旧难以将其填满。所以,传统的 “煤炭发电” 目前仍像一位坚守岗位的 “老将”,支撑着中国的电力供应大局。以 2024 年为例,中国为了发电,消耗的煤炭量高达 26.95 亿 - 29.4 亿吨。这一数字直观地展现,就像一座巍峨耸立的高山,远远超越了印度的 13 亿吨和美国的 3.68 亿吨,甚至可以说,全球用于发电消耗的煤炭量,在与中国的对比中都黯然失色。

虽说中国已经成功突破了 “超临界火力发电” 技术,如同为传统发电模式装上了一个升级引擎,但不可否认的是,污染问题依旧像挥之不去的阴影,困扰着这种发电方式。要想彻底驱散这团污染的乌云,探寻新的能源来全面替代煤炭,已然成为当务之急。而此次中国发现的这座 “超级钍矿”,就像黑暗中闪烁的启明星,为解决能源污染问题带来了新的曙光。

“钍” 这种神奇的金属,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能量 “宝藏盒”,拥有超乎寻常的高能量密度。打个比方,一吨钍经过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 350 万吨煤炭同时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总和,这是何等惊人的能量差距!倘若中国大力建设 “钍基熔盐核反应堆” 发电站,那只需投入少量的 “钍”,就如同用一把小巧却威力巨大的钥匙,打开了清洁发电的大门,彻底将煤炭这种不清洁的化石能源取而代之,从根源上杜绝污染的产生。更何况,此次发现的钍矿储量如此巨大,足够中国使用 6 万年,宛如一条源源不断的能量长河,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可以预见,内蒙古的这座 “超级钍矿”,极有可能在未来摇身一变,成为驱动中国能源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中国驶向清洁能源的广阔天地。

除了在发电领域发挥巨大作用,点亮整个中国的能源版图之外,这座 “超级钍矿” 还如同一位英勇无畏的 “战士”,有望打破俄罗斯长期以来对中国的 “铀垄断” 局面。长期以来,中国在铀矿资源方面,就像一个物资稍显匮乏的仓库,虽陆续发现了一些铀矿,但开采成本较高。随着国内核电站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建设,对 “浓缩铀” 的需求也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日益旺盛。这使得中国不得不持续增加从俄罗斯进口 “浓缩铀”,而这一现状,无形之中成为了俄罗斯手中的一张 “王牌”,如同悬在中国能源供应头上的一把 “达摩克利斯之剑”。

尽管俄罗斯目前并未公然挥舞这张 “王牌”,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一切皆有可能。美国已多次向俄罗斯发出警告,如同一个不断在耳边唠叨的 “监督员”,要求其减少对中国的 “浓缩铀” 出口。与此同时,美国与俄罗斯一唱一和地推动所谓的 “核裁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布局。而这座新发现的 “超级钍矿”,就像是中国能源领域的一面坚固盾牌,对俄罗斯形成了有力的威慑。一旦俄罗斯停止对中国出口 “浓缩铀”,中国凭借这座储量惊人的 “超级钍矿” 以及先进的 “钍基熔盐堆发电站” 技术,完全能够自力更生解决能源问题。届时,局面或许会发生戏剧性的反转,俄罗斯即便想要出售 “浓缩铀”,中国也可能不再需要。

来源:定陶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