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Hee Tak Kim在新闻稿中表示:"这项研究克服了锂金属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最大障碍。"研究人员开发的新型锂金属电池技术可使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续航达800公里(497英里),并仅需12分钟即可完成充电。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与LG新能源联合研究团队近日宣布取得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重大突破。该研究成功解决了锂金属电池中长期存在的枝晶问题。
韩国科学技术院教授Hee Tak Kim在新闻稿中表示:"这项研究克服了锂金属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最大障碍。"研究人员开发的新型锂金属电池技术可使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续航达800公里(497英里),并仅需12分钟即可完成充电。
这一突破性进展将大幅缓解驾驶员的里程焦虑,为长途电动出行开辟新可能。该技术同时实现了超过30万公里(186411英里)的电池寿命,有效解决了长期阻碍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发展的关键安全与性能问题。
这项可能催生新一代高性能电动汽车的技术突破,源于团队专为锂金属电池设计的"抑制内聚新型液态电解质"。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显著高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研究人员在新闻稿中指出:"锂金属电池用锂金属取代了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件——石墨阳极。"
然而此类电池长期受枝晶问题困扰——充电时阳极上会形成尖锐的树状锂晶体。枝晶生长不仅降低电池性能,还可能导致内部短路,使快速充电变得尤为危险。FRL团队发现,枝晶形成源于充电时锂金属表面的不均匀内聚现象。
团队研发的新型电解质通过采用对锂离子(Li+)结合亲和力较弱的阴离子结构,有效降低了界面不均匀性。这确保了锂在阳极上的均匀沉积,即使在快速充电条件下也能有效抑制枝晶生长。该技术突破了以往锂金属电池设计中能量密度与充电速度不可兼得的关键瓶颈。
LG新能源首席技术官Je-Young Kim强调了此次产学合作的成功:"LG新能源与KAIST通过FRL开展的四年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果。我们将继续加强合作,攻克技术难题,在下一代电池领域创造最佳成果。"
来源:iopw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