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身高超过170cm,医生:这个习惯非常好,家长可借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12:30 1

摘要:在一处普通居民区,一位11岁的男孩身高突破170厘米,引发家长们的关注与讨论。有人感叹“这孩子是不是打了‘激素针’?”也有人猜测是否遗传了父母的“长人基因”。但医生在体检后却指出,孩子的身高并非偶然,而与一个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在一处普通居民区,一位11岁的男孩身高突破170厘米,引发家长们的关注与讨论。有人感叹“这孩子是不是打了‘激素针’?”也有人猜测是否遗传了父母的“长人基因”。但医生在体检后却指出,孩子的身高并非偶然,而与一个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这个习惯,不复杂,也不新鲜,却常常被人忽略。它藏在日复一日的生活细节中,既没有昂贵的投入,也不需要特殊的资源,却能悄然影响生长发育的进程。

可惜的是,大多数家庭在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时,往往已经错过了关键的“生长期窗口”。

人们总爱将身高归结于“基因”,仿佛遗传决定了一切。确实,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占比约60%~80%,但这并不意味着后天努力毫无用处。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营养、运动、作息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往往决定了那20%~40%的空间能否被充分开发

医生指出,这位男孩之所以长得快,并不是靠补品、药物或特殊训练,而是从小坚持规律的早睡。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平平无奇”,但在如今“熬夜成瘾”的社会环境中,早睡成了一种稀缺的健康习惯

不少家长在孩子写作业、上培训班、刷手机时,常常忍不住自我安慰:“没关系,明天晚点起。”但身体的发育节律从不迁就人类的拖延症。

科学研究已经明确指出,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现在夜间深睡眠阶段,尤其是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之间。而生长激素,正是促进骨骼纵向增长的“主力军”。

也就是说,孩子的“身高潜能”并不是白天在课堂上激发的,而是在夜晚安静中悄悄释放的。

那些以为“多睡一会就能补回来”的想法,是对生理节律的误解。补觉无法完全代替深夜的自然分泌高峰,就像错过了春天播种,夏天再怎么浇水也难以弥补。

只有在进入深度睡眠后,生长激素才会大量释放。如果孩子入睡时间过晚,即便睡足时间,也难以进入高质量的深睡阶段。

一边是坚持早睡的孩子悄悄“抽条”,一边是熬夜刷平板、背单词的孩子在长高这场“慢跑”中,被悄悄拉开了距离。

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安排了密密麻麻的课程,英语、奥数、编程样样不落。晚上十点还在餐桌上“啃”作业,成了不少家庭的日常画面。

他们或许从未想过,孩子的身高、免疫力、注意力,其实正在被一点点消耗。

睡眠不足不仅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还会干扰免疫系统、情绪调节、记忆力整合等多个方面。长期如此,孩子容易出现体力下降、情绪波动、学习效率降低等问题。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家长们往往会误以为这是“叛逆期”或“学习压力大”的表现,进而加大管控,进一步压缩孩子的休息时间。

结果就是,越“安排”,越焦虑;越“填鸭”,越低效。

早睡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最难。它不是靠一次“狠心”就能改变的,而是一种家庭氛围的体现。

一个习惯早睡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作息规律、重视健康的家庭环境支撑。

医生强调,孩子的作息,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生活方式的投射。你让他九点睡,却自己刷着短视频到凌晨,孩子自然难以信服。

真正有效的作息管理,不是靠强制,而是靠陪伴。

当家长放下手机、关掉电视,和孩子一起进入“睡眠倒计时”,这个家庭的节奏才真正回归到健康的轨道上。

除了睡眠,营养摄入和运动也在悄悄决定孩子的“高度”。但这些因素,都无法在睡眠紊乱的前提下起到最大效用。

就像建房子,睡眠是地基,营养是砖瓦,运动是钢筋。没有地基,再多的补品也只是“空中楼阁”。

有些家长常年给孩子吃钙片、蛋白粉、维生素,却忽略了最基础的“生物钟”管理。

研究表明,规律睡眠可以提升钙吸收效率、促进骨密度增长,同时也有利于调节食欲和控制体重,预防儿童肥胖——而这些,都是身高生长的“加分项”。

如今,电子产品成了睡眠质量的大敌。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延迟入睡时间,影响深度睡眠的比例。

很多孩子明明“躺在床上”,却因刷屏过度导致大脑兴奋,迟迟难以入睡。家长常误以为孩子“睡不着”,实则是电子产品在作祟。

医生建议,晚上8点之后,尽量减少屏幕使用,尤其是手机和平板。可以用听书、读纸质书、洗热水澡等方式帮助孩子“慢慢关机”。

人的一生中,有三个生长高峰期:婴幼儿期、青春发育前期、青春发育期。错过了,就很难再补回来。

医生指出,这位11岁男孩正处于“青春前期”的爬坡阶段,在这个阶段把握好睡眠、营养和运动,能最大程度激发身体潜能

等到骨骺闭合后,即便吃再多补品、做再多拉伸训练,也难以再“拔节”。

成长从不等人,时间是最公平的生长尺。

很多家长常常陷入“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长得那么快”的困扰,却忽视了最该改变的是自身的教育方式和家庭节奏

真正的“长高秘诀”,藏在日复一日的健康习惯中。

它不喧闹、不惊艳,却最可靠。就像这位男孩的成长,不是偶然的奇迹,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医生最后强调:不要等到孩子出现发育迟缓、骨龄滞后、情绪波动等问题时,才想起“早睡”这件事。

健康的生活节奏,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生长礼物”。

有些习惯,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时间的长河中,悄悄塑造了一个人的身体、性格和未来。

就像那棵每年准时抽枝的树,没人能看见它深夜里与土壤的对话,但每一个春天,它都开得比别人更早。

参考文献:

[1]王志刚,谢蓉,杨靖.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23,61(3):193-197.

[2]张斌,刘艳,李晓.睡眠与生长激素分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2,37(5):381-384.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21)[R].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

声明: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科普健康生活,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医生来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