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瑞士钟表协会刚出的年度报告,劳力士、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依旧霸榜,可朗格、宝玑却悄悄掉出前十。
戴了十年表,最怕被人一句“这牌子现在还行吗?
”戳破面子。
昨晚刷到瑞士钟表协会刚出的年度报告,劳力士、百达翡丽、江诗丹顿依旧霸榜,可朗格、宝玑却悄悄掉出前十。
我盯着那条消息愣了半分钟:老牌神话也会塌?
到底谁在偷偷掉队,谁又踩着风口起飞?
先说最扎心的。
朗格,当年我咬牙买1815,就是被“德式严谨”四个字忽悠。
结果现在二级市场价直接腰斩,表商朋友圈天天喊“骨折出”。
原因?
营销太端着,年轻人刷不到它,老玩家又嫌它没新意。
隔壁宝玑更惨,那不勒斯皇后再美,也挡不住Z世代记不住拼写。
历史厚不代表钱包厚,没人接盘,故事就只剩故事。
再看劳力士,迪通拿炒到天上,专柜配货像抢春运票。
它聪明在哪?
把“保值”做成明牌。
你买绿鬼,等于买理财,戴十年还能原价出。
百达翡丽更绝,一句“没人能拥有”把占有欲锁死,5711停产当天,二手价直接翻三倍。
饥饿营销谁都会,但能玩成信仰的,只有这两位。
爱彼靠皇家橡树翻身,八角圈一戴,夜店灯光一打,全桌都知道你混得不错。
但它也焦虑,产能就那点,再火也卖不出量。
理查德米勒倒是把“贵”写在脸上,但产量少到可怜,朋友圈晒图都凑不齐九宫格,注定只是富豪玩具。
真正闷声发财的是卡地亚。
五年前我还笑话它“珠宝店顺卖手表”,结果人家靠蓝气球横扫亚洲,销售额干到瑞士前三。
秘诀?
把表做得像首饰,女生一眼爱上,男生掏钱不心疼。
宝珀五十噚也是同理,潜水表做成西装搭子,技术宅和潮男通吃。
最魔幻的是二级市场。
劳力士绿金迪公价28万,二手能喊到80万;朗格猫头鹰公价50万,二手35万没人要。
表贩子的原话:“现在客户只认‘能不能升值’,不认‘好不好看’。
”一句话,机械表早变成股票,戴不戴不重要,能转手才关键。
环保牌也在悄悄洗牌。
爱彼推回收钢限量款,噱头十足,但产量200块,普通人抢不到。
百达翡丽更鸡贼,官网直播讲碳中和,转头继续卖万年历。
说到底,环保是加分项,不是救命药,没品牌力撑腰,再绿也白搭。
中国年轻人正在重写规则。
我表弟00后,第一块表直接上欧米茄海马,理由简单:“小红书都说好看,还能搭卫衣。
”他们不怕“入门级”,怕的是“过时”。
于是浪琴靠彭于晏广告起死回生,万国葡计成了程序员标配——价格亲民,牌子响亮,刚好卡在“努努力够得着”的甜蜜点。
写到这里,我突然懂了:表圈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踩对节奏的赢家。
历史、工艺、故事都要给“下一波买家想不想接盘”让路。
劳力士把保值玩成宗教,卡地亚把设计做成流量,连欧米茄都能靠联名奥特曼出圈。
跟不上这节奏的,再老牌也只能躺进展柜吃灰。
最后一句话:表不是时间机器,是人性投票器。
今天你为它排队十小时,明天可能就挂咸鱼打八折。
买表前问问自己——十年后,是别人抢着接盘,还是你哭着甩卖?
来源:海胆锐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