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冲突,两种态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07:17 1

摘要:特朗普在两场冲突中展现的动机立场、策略手段相去甚远,这种强烈的反差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美国优先”原则,也反映出其试图按照个人意志重塑全球格局。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把加速调停俄乌、巴以两场冲突作为自己第二任期的首要外交议程,以展现自己有别于拜登的强硬外交风格。

特朗普在两场冲突中展现的动机立场、策略手段相去甚远,这种强烈的反差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美国优先”原则,也反映出其试图按照个人意志重塑全球格局。

2025年2月4日,特朗普会见到访的内塔尼亚胡,两人在会晤期间大秀亲密关系。

拜登执政期间,美国在对待以色列和乌克兰时的态度总体一致,将两国都视为“被侵略方”。他对以色列一面给予必要支持,同时也不断规制内塔尼亚胡的举动,对乌克兰则开足马力,源源不断提供武器、资金、情报,将泽连斯基捧为“民主世界”的捍卫者。

特朗普上台后,迅速推翻了拜登的政策,他对以色列采取了近乎无条件的支持和偏袒,另一面却彻底抛弃了乌克兰,将其当作和俄罗斯谈判的筹码,以及美国攫取利益的目标。

史上最“亲以”总统。

特朗普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亲以色列的美国总统”,绝不是浪得虚名。重返白宫至今,他在“巴以冲突”中严重拉偏架,完全站在以色列立场,看似推动了巴以第一阶段停火协议,实质上却加剧了巴以双方的不信任感,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另见本号文章《美以接连出手,中东烽烟再起》)

提供政治支持。特朗普公开表示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的民主国家和“希望灯塔”,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

同时,他在上任后首次公开谈及巴以冲突时,便以“人质未释,中东将陷地狱”的强硬措辞向哈马斯施压,要求其在1月20日总统就职前释放被扣押人员。

加大军事援助。3月1日,特朗普政府决定撤销拜登政府对以色列的部分武器禁运,使用紧急权力加快向以色列提供约4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1800枚2000磅炸弹,进一步纵容默许以色列的暴力行径。

打压巴勒斯坦。特朗普大幅削减和冻结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援助预算,停止向巴方提供医疗等领域的援助资金,停止对耶路撒冷等地巴方医疗机构的资助,进一步把加沙人民闭上了绝路。

在以色列与哈马斯展开的第二阶段停火谈判中,特朗普一味支持内塔尼亚胡的极限施压政策,丝毫不考虑对方必要的安全关切,最终导致谈判破裂,加沙重燃战火。

沦为弃子的乌克兰。

相较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特朗普改变了对乌克兰的战略立场,为尽快从俄乌冲突中抽身,他将乌克兰作为同俄罗斯谈判的筹码,彻底颠覆了美乌同盟关系。(另见本号文章《这通电话过后,俄乌停火进程可能要加速了》)

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好感”来源于两个方面,民粹理念的吻合、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考量。因此,他上台后迅速向普京抛出橄榄枝,力图修复美俄关系,试图撇开乌克兰与欧洲,寻求与俄罗斯直接调停冲突。

为加速调停俄乌冲突,回应竞选承诺,特朗普对泽连斯基极限施压,以停掉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进行威胁,迫使泽连斯基接受自己拟定的停战协议。

更有甚者,他甚至派出小特朗普、威特科夫等4名心腹,与乌克兰国内反对派人士秘密会谈,威胁换掉泽连斯基。

美国近期对乌克兰的态度,在矿产协议谈判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美乌矿产协议谈判,已经经过几轮拉锯战。而在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最新草案中,美国要求乌克兰将所有自然资源收益转入美方控制的联合基金,优先偿还美国提供的军事援助及利息,且美方在基金董事会中占据绝对主导权,还不包含任何对乌克兰的安全保障承诺。

泽连斯基虽不愿将过去军援视为债务,但在特朗普的强大压力下,拒绝协议可能失去美国的关键支持,接受协议则意味着资源被长期掠夺。

相比于之前的方案,在这一次的方案中美国近乎将乌克兰的经济主权完全置于美国掌控之下,彻底将乌克兰变为美国的殖民地,试图榨干乌克兰的最后价值。

2025年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媒体前爆发激烈争吵。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将他的“商人思维”,更加肆无忌惮地导入华盛顿政治圈,在他看来,国际关系无黑白、无对错、无公义、无规则,唯有利益和强权,只要利益足够,一切皆可为。

正是这种完全基于私利的观念,使特朗普在对待曾经的盟友时,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在巴以冲突中,他认为无条件支持以色列,不仅有助于维护美国地缘政治话语权,还能促进美国与以色列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完全符合美国、甚至他本人家族在中东的利益。

而在俄乌冲突中,特朗普认为与俄罗斯达成协议,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减少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投入,将更多资源用于遏制对抗中国,另一方面打击民主党和欧洲建制派的势力,助推民粹势力在欧洲的壮大。

特朗普的商人思维。

同时,国内政治利益考量是特朗普采取差异化做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巴以问题上,美国犹太裔选民和亲以色列利益集团是特朗普的铁杆盟友。他需要通过支持以色列,争取这些选民和利益集团的支持,以巩固权力。

而在俄乌问题中,他必须尽快做出外交成绩,以兑现竞选时“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进而稳固国内支持率。

因此,特朗普的差异化策略本质上是实用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混合产物,这种策略短期内可能制造“外交突破”的假象,但长期看可能加剧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的如意算盘行得通么?

决策者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首要任务,战争与和平都是必要手段。

但特朗普奉行基于极端功利主义的战争观与和平观,不论其包装如何冠冕堂皇,其底色依然是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这就决定了他必然漠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罔顾公平正义原则,背弃国际条约义务。

美国霸权横行下,世界动荡或将持续加剧。

归根到底,这是特朗普在美国商界拼杀近60年,烙印在基因里的价值观。但国家间关系毕竟不同于商场博弈,现行国际秩序得以运转,除了互利共赢,还需要有基本的是非准则、国际公义,否则人类社会将回到弱肉强食的原始状态。

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极尽欺凌弱小、乘火打劫,这种“交易之道”根本无法为世界带来真正持久和平,反而会播下新一轮仇恨和冲突的种子。

来源:战斗的喀秋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