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群里发现熟悉的身影,心跳一下就快了。”在学校门口值岗的吕小鹏——不久前刚在手机直播中看到儿子吕亚文,穿武警军装参加阅兵。
“人群里发现熟悉的身影,心跳一下就快了。”在学校门口值岗的吕小鹏——不久前刚在手机直播中看到儿子吕亚文,穿武警军装参加阅兵。
吕亚文22岁,今年刚穿上戎装,加入武警。当兵前读完大学,秋天报名入伍。在阅兵队伍里,他出现在武警方队的第三排。直播时,他身姿挺拔,动作整齐。父亲到现场没提前得到消息,直到那天早晨,才在屏幕找到了儿子的脸。
父亲吕小鹏三十年警察。关节受过伤,忙碌多,抓过逃犯,从不喊苦。他习惯在清晨学校门前维持秩序。那天,守到孩子们都进了校门,才有空掏出手机看直播。刚点开视频,“看见那一刻,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吕亚文能站进方队,是努力得到的机会。动作标准才能选上。武警方队有特别的步伐,列队里只有他们和陆军做劈枪动作。他位置是第三排,靠中间,每走一步都不含糊。
一家人低调。吕小鹏没在同事面前提前透露儿子参阅的事。之前生怕儿子选不上,没有公开讲,只在家里默默等通知。“一切都等直播里揭晓。”
家里三代人都和军装有关。吕亚文的爷爷、外公经历过空军生活。父亲是警察。男孩儿小时候就喜欢军人。高考本想去警校,没选上。大学毕业时,投了两次参军申请,总算如愿,去年秋天成了一名武警。
现场那天,交通大队送来慰问信,夸吕家孩子争气。母亲苏茹一起收信,笑着合影留念。
晚上传来消息,儿子看起来有些困,眼里没休息好。“直播里发现他,应该刚结束训练,还在补觉。”母亲苏茹这样说。
队列中,年青一代的身影很显眼。队伍里动作整齐,队员之间合作很默契,步伐一致,表情坚毅。军装和朝气,让人看到另一种力量。
每次阅兵背后,大多选手都有一段努力故事。吕亚文大学时,认真锻炼体能,报名参军失败过一次,没灰心,又尝试第二次,终于获得机会。
家里军人传统影响深。父亲值班通常很忙,节假日、夜班常在街头,工作不轻松。平日很少提起孩子参军的事,也不常在同事中炫耀。有些话只和家人细讲。
街上守护学校的父亲,和阅兵现场儿子,两代人穿着不同的制服,都在各自岗位付出。一个管交通安全,一个守国家安宁。父子之间的默契,就是做事情踏实,低头努力。
吕亚文队伍里,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刚毕业不久。方阵里每个动作,都练过千百次。阅兵现场气氛庄重,军人挺胸站立,步伐有力。
父亲在办公室不谈家事,工作为主,邻居和同事都常夸他勤快。家里,母亲支持儿子,担心他太累,常盼望能多休息。
前一天夜班结束,吕小鹏仍按时站岗。等学校安稳,他才终于享受短暂的喜悦——见到孩子走进国家队伍,“心里头满满波澜”。
慰问信传递的祝福,家里收到很开心。那天合影留念,家人气氛温暖。
儿子的付出,父亲看在眼里,藏在心里。
队伍里,每个人都想把最好的步伐展示给大家。青壮年们坚持训练,队形整齐,站在镜头前,风采不减。父亲的骄傲,在孩子坚毅的脸上。
世代关爱军装的人,继续把梦想递下去。
安静的办公室间,阅兵视频播放时,同事好奇地指着大屏:“那个是不是你儿子?”父亲笑着确认。没有多说话,只是简单地点头。
小家庭的大荣耀,落在平凡的日子里。父亲坚持岗位,儿子坚守职责――各自默默为大家做贡献。医生、老师、军人,都是时代的背后动力。
儿子的阅兵当天,父亲忙碌依旧。守完学校,才有几分钟时间看直播,画面里孩子动作标准。家里没有大张旗鼓庆祝,父母只在心里珍惜。
军装里的少年,向着新的目标前进。上一辈的守护和支持,铺平了他的路。新一代在国家舞台展现活力,也让在背后守望的家人感到欣慰。
一切都记录在那短短直播画面里――家国梦想,从这小家庭延续到更远的前方。
来源:3C捕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