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7月,一则短视频突然刷爆中文互联网: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与“儿子”身着军装四目相对,配文“离婚送子赴华,孤身血战美军”。评论区瞬间炸锅:“中东男神舍小家顾大局!”“这爹比国产剧男主还悲情!”
“当战地谣言配上‘父爱如山’的滤镜,连战争都能P成家庭伦理剧。”
2024年7月,一则短视频突然刷爆中文互联网: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与“儿子”身着军装四目相对,配文“离婚送子赴华,孤身血战美军”。评论区瞬间炸锅:“中东男神舍小家顾大局!”“这爹比国产剧男主还悲情!”
然而,这场“国际版《爸爸去哪儿》”的真相却让人哭笑不得。经核查,视频中的“儿子”实为中东政治分析师阿里·贾赫兹的孩子,原图摄于2022年某军事论坛活动。更荒诞的是,叶海亚本人从未公开家庭信息,所谓“石家庄陆军学院毕业”“中文十级”等设定,纯属网友脑补——这操作堪比给张飞P上美颜特效,还硬说他留学过霍格沃茨。
荒诞逻辑链:
• 移花接木术:用AI换脸嫁接父子合影,比《甄嬛传》滴血验亲更敢编;
• 悲情经济学:家庭离散叙事自带“催泪弹”属性,收割中老年网友同理心(参考《感动中国》套路);
• 战地饭圈化:给胡塞发言人立“抗美硬汉”人设,堪比给普京配《孤勇者》BGM。
洞察:
这届网友的泪点,早被短视频训练得比“双十一优惠券”还容易触发。十年前我们追《亮剑》要看30集才热血沸腾,如今刷15秒视频就能让人高喊“致敬英雄”——只是这“英雄”的底裤,可能是一群流量贩子用PS和ChatGPT缝制的。
胡塞武装的舆论战术,堪称“拖鞋军暴打好莱坞”。他们用《武装突袭3》游戏画面冒充导弹击中航母,把沙特军队溃逃视频配上《西游记》片头曲,甚至给发言人编造“留学中国”的履历——这操作像极了村口大爷吹牛:“我二舅姥爷的战友的侄子,当年和马云一起摆过地摊!”
技术降维打击三板斧:
土味高科技:5000美元无人机逼美军花150万美元拦截,性价比堪比拼夕夕大战爱马仕;AI造神流水线:用Midjourney生成“胡塞导弹雨”,比横店抗日神剧更魔幻;短视频游击战:30秒“击沉航母”小剧场,让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沦为“老干部念稿”。观察:
当年我们以为海湾战争是“导弹打卫星”的高科技震撼,如今才发现红海冲突是“弹幕怼航母”的赛博狂欢。美军航母舰长晒面包坊照片维稳,像极了微商老板在破产前发“喜提玛莎拉蒂”朋友圈——这年头,打仗不仅要拼火力,还得比谁会拍Vlog。
当胡塞用AI生成“烈士遗书”,美军用TikTok直播空袭,我们这些刷着手机的中年人,该如何在“抗美神剧”和“美式主旋律”之间找到真相?
破谣三字经:
• 查户口:遇“战地孤儿”先问“他妈贵姓?”(叶海亚家庭信息从未公开);
• 找茬王:东风导弹P成重装旅?这操作比把奥拓车标换成奥迪更离谱;
• 算账精:沙特刚和胡塞停火就送武器?这剧情连《乡村爱情》都不敢编。
顿悟:
我们这代人见证过“报纸时代”的深度报道,经历过“电视时代”的现场直播,如今却在“短视频时代”成了“赛博韭菜”。要避免被谣言割,就得学会用00后追星的劲头查证:看到“胡塞神操作”,先上知乎搜专业分析,再去B站找装备对比,最后到淘宝查导弹模型售价——毕竟这年头,连战争都能网购配件组装。
诗曰:
键盘敲战鼓,
AI造英雄。
吃瓜需戴镜,
真相藏风中。
来源:谷家村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