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28日上午,75岁的刘女士(化名)在家中突发脑卒中,右侧肢体瘫痪、丧失语言能力。在当地医院溶栓治疗后病情仍持续恶化,颅脑MRA显示致命性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医生建议进行取栓治疗!家属经多方打听,紧急联系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大主任袁兴运。由于当地医院距
2月28日上午,75岁的刘女士(化名)在家中突发脑卒中,右侧肢体瘫痪、丧失语言能力。在当地医院溶栓治疗后病情仍持续恶化,颅脑MRA显示致命性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医生建议进行取栓治疗!家属经多方打听,紧急联系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大主任袁兴运。由于当地医院距离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有5-6个小时的路程,袁主任建议就近手术。然而,家属坚持跨省转运:"我们还是信袁主任的技术!"
在这场与时间的博弈中,咸阳市一院卒中中心启动绿色通道,患者抵院后30分钟内完成CT、CTA及术前评估。
袁兴运团队精准判断为狭窄基础上急性闭塞,急诊实施机械取栓及血管成型术。
术后患者意识转清,肢体功能逐步恢复,10天后能独立站立。"从发病到血管开通仅13小时,每抢回一分钟都是生存的希望。"袁主任强调。
在刘女士康复出院之际,袁兴运名医工作室正式落户天水市张家川县人民医院。
3月6日,天水市张家川县领导一行来院参观交流,为咸阳一院神经内科大主任袁兴运颁发聘书。
据了解,袁兴运主任团队将每两周赴张家川县人民医院开展门诊、疑难手术示范及卒中急救培训,重点推广重点推广急性脑梗死取栓,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等急救核心技术,使这些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高效安全的救治。
"过去这类患者需辗转几个小时车程才能找到专家,现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救治。"张家川县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表示,名医工作室通过"专家门诊+手术带教"模式,目标是提升基层卒中防治水平,服务广大基层群众。
"我们期待脑卒中救治能打破地域壁垒。"袁兴运指出,名医工作室不仅是技术输出站,更应成为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的枢纽。通过技术提升、名医到院,让基层群众真正享受"家门口看专家大咖"的福利。
一、如何科学、准确地识别脑卒中患者?
最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1.“FAST”法。“FAST”法即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Facial weakness面瘫/口角歪斜、Arm is weak 肢体无力、Speech is strange言语不清等方面,快速判断是否患有脑卒中。
2.中风“120”原则。常用于日常家庭初步判断,即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查看2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聆(0)听患者讲话是否口齿清晰。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饮酒、超重、不合理膳食、运动缺乏、心理因素等。
三、哪些时刻容易发生脑卒中?
1.情绪过度兴奋时;
2.从暖和房间突然到寒冷空间时;
3.上厕所用力时;
4.职场压力过大或过劳时;
5.冬天洗澡时;
6.夏天运动大量出汗时。
四、发生脑卒中怎么办?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发现卒中的早期症状极其重要,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发病后立即送达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或卒中中心,得到规范的治疗,可增加恢复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看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