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日记以来,经常被同事、朋友、家人提醒写的内容不合适,说的最多是,虽然内容都是事实,或是你真实的想法,但你不应该发在公共平台让其他人看……
写日记以来,经常被同事、朋友、家人提醒写的内容不合适,说的最多是,虽然内容都是事实,或是你真实的想法,但你不应该发在公共平台让其他人看……
我经常“忘记” 他们说的,还会写一些看起来不那么合适的内容。
之所以会忘记,也是因为记录的都是身边发生的事和自己的应对方式或是一些思考,没有任何虚构、夸张的描述,全是真实的事件经过。
当然真的不适合发出来的内容也会规避。
我能写并发出来的内容,就是明确告诉其他人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可能会采取的处理方法,这是我一贯的处事原则,没有勾心斗角、坑蒙拐骗,自然不怕被任何人看到。
但是说的人多了,再写的时候就进行了一些调整,就是在涉及到别人时尽量不提具体的人。
避免其他人都躲着我。
不过从我内心来说,我更在意真实的内容,但这有违大众的处事风格—— 要么话说三分让对方猜;要么把真实的事和想法隐藏,颠倒黑白。
人们更在意正确,与大多数人的观点一致就是正确。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正确第一,诚实第二,久而久之,我们把自己训练成了连自己都骗,我们以为说的是诚实的话,其实是不诚实的。
80年代的人,受到的教育是,让梨要把大的让给别人;集体活动时必须得参加……
我们从小就不被鼓励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其实我们是没有表达真实需求的能力,关键是,谁若是真的表达出来,会被认为不要脸,要么就是不懂事。
不过,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了。
特别是00后的孩子,都只有把自己搞舒服就行了的想法,其他人舒不舒服,或是怎么看自己,压根不在意。
例如我们一群人出门,00后的一代人就会去小店给自己买瓶饮料,并且毫不掩饰地在大家面前喝了,压根不会问其他人要不要喝。
其实这样是对的,是咱接受的文化不对,咱接受的文化就是咱必须融入集体,要有集体意识,我们总说儒家的礼,礼是个什么玩意?
以前老师说过,正常社会里,真实是第一位的。
来源:颖宝创意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