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浪漫七夕,看京东如何破解节日营销同质化困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6 00:35 1

摘要:无节日,不营销。在刚过去不久的七夕节便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场。但面对千篇一律的玫瑰礼盒、套路化的明星代言,连用户都看腻了“为营销而浪漫”的戏码,如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课题。

● 作者 | 李东阳 来源 | 首席营销官

无节日,不营销。在刚过去不久的七夕节便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场。但面对千篇一律的玫瑰礼盒、套路化的明星代言,连用户都看腻了“为营销而浪漫”的戏码,如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课题。

京东却用一场 “生态化的浪漫盛宴” 撕开了突破口。它没走“单点爆款”的老路,而是串联起十大表白名场面、差异化噱头品、明星直播矩阵、送礼玩法四大核心动作,构建出 “用户参与、品牌联动、平台转化”的完整链路:让普通人的表白登上商圈大屏与京东首页,把稀缺玫瑰、定制黄金变成“情感载体”,用14位明星的“恋爱课堂”拉近距离,再靠“一键送礼”简化仪式感。


在笔者看来,京东此番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其始终站在“品牌与用户的连接者”位置:帮品牌把产品转化成“会说话的浪漫”,让用户从“被动收营销”变成“主动玩浪漫”。这种生态式的玩法,不仅让七夕营销既走心又走量,更给深陷同质化的行业,提供了平台型节日营销的新范本。

浪漫起手式:
十大表白名场面让用户成为七夕主角

大多营销总逃不过 “品牌自导自演、用户当观众” 的怪圈,七夕也不例外——玫瑰礼盒堆成山,明星代言喊口号,却没问过普通人想要怎样表达爱。而京东今年的 “浪漫起手式”,恰恰破了这个局:它不自己造浪漫,而是把舞台交给用户,用十大表白名场面让普通人成了七夕的主角。

这场 “用户主角戏” 的启动,从 8 月 21 日京东官博的招募就埋下伏笔。没有预设剧本,只问用户“在你看来,能刷爆朋友圈的表白名场面应该是_______”,一下子激活了大家的表达欲 —— 有人想在球场让万人见证求婚,有人想拉着一卡车的花,拉个横幅 “嫁给我吧”排面直接拉满,还有人想买下微博开屏给我表白......最终这些 “普通人的浪漫心愿” 全都成了现实:999 朵玫瑰装成一卡车成为七夕显眼包,国安万人绿茵场成为爱情的永恒主场,素人登上微博热搜享受亿万级的爱意流量,就连京东官微都为素人的爱意腾出 C 位......这些场景没有华丽的特效,却比任何广告都打动人,核心就在于京东给了“平凡爱情”公共叙事的仪式感 —— 你不必是明星,你的表白也能被全城看见。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在这场关于浪漫传播节奏上的设计,更让这份浪漫有了长尾生命力。它没选在七夕当天集中“爆破”,而是在整个七夕的传播周期内每天释放 1-2 个表白名场面,这种 “细水长流” 的节奏,既避免了话题一次性透支,又让用户每天都有新期待 —— 打开微博刷到京东的表白故事,点开 APP 看到素人的浪漫时刻,慢慢就形成了“追更式关注”,让七夕的浪漫感从节前延续到节后。

不过在笔者看来,其中更妙的,是京东把“用户表白”变成了可传播的“情感资产”,设计了一套 “征集 - 加持 - 扩散” 的完整链路。一开始是社交平台征集用户心愿,筛选出有共鸣的表白方案;接着用京东的资源为这些浪漫方案“加码”;最后,这些被 “加持” 的表白场景,又通过用户的自发分享扩散开来:有人晒出自己在苏超赛场的表白视频,有人炫耀京东官微的专属画面......原本的“个人小事”变成了 “全民围观的浪漫”。就像那束 999 朵的玫瑰,在红色京东快递大卡的“视觉”加持下不止是用户的表白道具,更成了大众的热议话题。

回到营销视角,其实这套玩法的核心是京东把平台角色想透了:它不再只是卖礼物的交易场,而是帮用户实现浪漫的情感媒介。当用户的表白能登上北京、重庆、长沙、成都、南京等全国潮流商圈大屏,当私人的爱意在全民关注的苏超赛场化作万人见证的横幅.....每一个普通人都会觉得“京东懂我,还能帮我把爱说出口”。这种“用户为主角、平台搭舞台”的模式,比品牌自己喊一百句“祝你浪漫”都管用 —— 毕竟,最打动人的浪漫,从来不是品牌造出来的,而是普通人实实在在的心意,被好好地托举、被更多人看见。

浪漫爆品局:
噱品矩阵打造七夕情感化产品策略

如果说十大表白名场面让普通人成了七夕浪漫的主角,那京东精心搭建的 “浪漫爆品局”,就是给这份浪漫找对了“情感载体”—— 毕竟再动人的表白,也需要一份拿得出手的礼物,把心意“装”进去。京东这六大噱头品,可不是随便凑的热闹,而是精准踩中“稀缺新颖、IP 联名、专属定制”三大送礼痛点,把“送什么”变成了 “怎么送才更懂 TA”的答案。

首先是最抓眼的“稀缺新颖”款,核心是用京东供应链能力把难得变成可得。就像那束 999 朵厄瓜多尔玫瑰,从南美空运而来,8 月 27 日晚拍卖、28 日就能履约,京东把“跨国浪漫”的距离压缩成24小时新鲜直达;还有法国艾兰米雪的培育钻石,3 克拉的大钻戒免费抽,普通款还能定制 —— 一边是 1963 年珠宝世家的品质背书,一边是 AM 专属设计的个性化服务,让“戴唐艺昕同款”的期待,和“专属我的款式”的需求同时落地。这些产品的稀缺性,从来不是买不到的噱头,而是能买到且体验好的惊喜,背后是京东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的硬支撑。

如果稀缺品满足的是“独一份”的期待,那 IP 联名款则精准戳中了“懂 TA”的默契。女生喜欢的 Hellokitty 联名礼盒,不只是印个 logo 那么简单 —— 京东采销直播间直接搞 “免费送” 的福利拉好感,主会场里还铺满各类联名商品,从美妆到居家,把少女心渗透到每一个送礼场景;还有联名款 labubu 新品,瞄准喜欢潮玩的年轻群体,让礼物自带“你懂我的喜好”的共鸣感。这种“借 IP 说情话”的思路,显然比硬推商品聪明多了:IP 本身就带着情感记忆点,京东做的就是把这份记忆点和七夕送礼场景绑定,让礼物一拿出来,就知道“你花了心思”。

而比“懂 TA”更动人的,是“只属于TA”的专属感 —— 这也是京东噱头品矩阵里定制类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联动耐克、CL、TOM FORD、SK2神仙水、英国梨与小苍兰香水等诸多大牌的刻字专属七夕礼盒,“送礼只送全球唯一的礼物”的标签,精准击中当下年轻人“不想撞款”的内心诉求;就连 3D 打印玩偶,也是让用户上传情侣照片定制Q版形象,既新鲜又有参与感。这些定制不是小众需求的将就,而是京东用 C2M 反向定制能力,把分散的个性化需求规模化满足 —— 你想要的“唯一”,京东能帮你落地。

说到底,京东这 “浪漫爆品局” 的厉害之处,不在于产品多花哨,而在于它把 “送礼” 这件事从“买商品”变成了“传情感”。京东的角色更像情感的传递者:用户说“想送特别的”,它就用全球供应链找来厄瓜多尔玫瑰;用户说“想让TA觉得被重视”,它就做 1 斤重的定制黄金;用户说“想藏点小默契”,它就搞 IP 联名和 3D 玩偶......每一款噱头品,都是 “情感需求 + 供应链能力” 的结合体,既让礼物有了打动人心的温度,又让这份温度能稳稳落地 —— 这才是七夕爆品该有的样子:不只是卖货,更是帮人把爱送到位。

浪漫转化场:
明星直播实现品牌七夕流量精准转化

有了打动人心的浪漫爆品,更需要能让流量“落地”的转化场景。为此,京东联动14 位明星打造品牌直播矩阵,把爆品的吸引力、用户的消费欲,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下单动作。


传播端,京东通过“预热 - 扩散”链路,把期待感拉满。8 月 19 号便提前官宣明星直播日历,微博上挂出刘忻、任嘉伦等明星的单人海报为网友参与提供二创素材,小红书上用 “亲签周边”、“红包雨”剧透福利,先让粉丝知道偶像要开恋爱课堂,再引导大家蹲直播为偶像打 call。更聪明的是 10 天轮番直播的节奏:从刘忻的 NARS 专场到迪丽热巴的 DIOR 直播,再到古力娜扎TOMFORD直播......每天换明星、换品牌,既避免了粉丝审美疲劳,又靠不同风格的明星覆盖了美妆、护肤、奢侈品等多圈层受众,把流量池做得足够大。

同时,内容端也没走 “喊口号带货” 的老路,而是用 “恋爱课堂” 的场景化设计自然种草。明星们不硬推产品,而是聊生活、聊礼物,比如迪丽热巴在DIOR直播间公开“压箱底的七夕浪漫”,说道“祝大家七夕快乐,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让自己惊艳的唇膏色号”,这种把产品融入生活场景的讲法,既符合明星的身份,又让粉丝觉得“偶像在分享真心建议”,种草变得不刻意,接受度自然更高。

不过最关键的,是京东把“看直播”和“下单”的距离缩到了最短。直播间里,问答卡段让粉丝有参与感,红包雨、亲签周边留住人,再加上专属优惠直接刺激下单 —— 粉丝一边和偶像互动,一边就能点进链接买同款,靠着京东的即时零售能力,实现 “看播即下单”。

在笔者看来,这种“明星 IP 拉流量、平台福利促停留、即时转化锁销量”的闭环,没让明星流量变成过路热度,反而让每一份粉丝热情都转化成了品牌的销售业绩,这才是明星直播该有的样子。

浪漫仪式感:
送礼卡片新玩法实现七夕浪漫升级

如果说爆品和直播解决了 “送什么”“在哪买” 的问题,那京东这套“一键送礼”的浪漫仪式感玩法,就是把送礼的最后一步 ——“怎么送得更贴心”做到了位,让一份普通的礼物,多了层被用心对待的温度。


核心的 “一键送礼” 功能,把传统送礼的麻烦事全简化了:打开京东 APP、看商品折扣、点一键送礼,三步就搞定,还直接享 88 折,不用再纠结“怎么凑满减”、“地址填错怎么办”。更戳人的是明星贺卡 —— 不管是张艺兴的文字祝福,还是杨紫的语音告白,都帮嘴笨的人把 “说不出口的情话” 替了下来,再也不用怕送礼时没话说的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满 99 元 0.01 元换购的 MCM 联名帆布袋,看似是小福利,实则悄悄提升了礼物质感:普通礼物装进轻奢帆布袋,瞬间显得更精致,收礼的人也能感受到连包装都花了心思的心意。

这些细节看着小,却精准戳中送礼的痛点:怕麻烦、怕尴尬、怕礼物没质感。京东一边用技术简化流程,一边用情感设计补满仪式感,让平台不只是卖货,更像帮人传递心意的贴心助手。

结束语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面对节日营销的同质化难题,京东的生态化解法就是答案:它以平台生态为桥梁,左手帮品牌把产品变成传情载体,右手帮用户简化心意传递,始终做品牌与用户的情感介质。

这也恰是节日营销的方法论所在:不用靠跟风造热点,而是像京东这样让“卖货”回归“情感连接”,才是破解同质化、实现品效合一的核心。而平台的价值,正在于让这种连接更高效、更温暖。

来源:首席营销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