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感觉时间走得格外快,才过处暑没多久,马上就要迎来白露,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里的第三个节气。
总感觉时间走得格外快,才过处暑没多久,马上就要迎来白露,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天里的第三个节气。
都知道白露一到,大家就得忙碌起来,处理好地里的活。
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地里的收成好坏,直接关系着接下来一年的舒适程度。
收成好,那肯定高高兴兴过一个丰收年,一家老小的人乐乐呵呵,不缺吃少穿。
但如果收成差,那就要愁眉苦脸了,一家人都笑不出来,只能望着地唉声叹气。
所以,收成这事,是很多人心中的头等大事,一到白露,人们就要开始在心里盘算着,看看今年有没有丰收的迹象。
当然,盘算不是瞎盘算,而是有依据的。
老一辈的传了很多有关白露的农谚,能帮助人们提前做个预判。
就好比这句,“公白露地下不干,母白露干谷上仓”,这话是说,白露分公和母,遇上公白露,这可不算好事,今年地里的收成可能不乐观,但如果遇上母白露,那就是好预兆,收获的粮食能把仓库装得满满当当。
我们先来说一说白露怎么分公母,接着再详细说一说为什么对应的情况不同。
判断今年是“公白露”还是“母白露”,方法其实很简单,就看农历时间就行,农历时间如果是单数,那就是“公白露”,农历时间如果是双数,那就是“母白露”,今年的白露交节时间是9月7日,对应的是农历十六日,今年显然是“母白露”。
这算得上是一个好兆头,大家可以稍放宽心,不用过度担忧收成问题。
古人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发现遇到“公白露”,往往雨水会比较多,白露过后,气温会降得很快,接连好几天都下雨,很难再看到晴天。
这对于种地的人家来说可不是好事,下雨太多,会直接影响到地里的收成,已经进入收割期的玉米、水稻等作物会被大雨压倒,然后浸在水中,发霉发臭。就算抢着收割了一波,也会因为天气问题,没办法及时晒干晒透,影响后续储存。等到大量的农作物堆积在潮湿的屋子里生根发芽后,一年的心血就算是彻底白费了。
因此,人们一遇到“公白露”,就会忍不住心里发慌,急急忙忙把地里的农作物收割好。
反过来,遇上“母白露”,那就能松一口气,因为白露之后多数都是晴天,就算偶尔下场雨,也下得比较小,而且停的比较快,地里的庄稼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
再者,天气晴朗的情况下,人们干活也方便,很快就能把玉米、水稻收割好。把这些农作物收完后,趁着天气好,均匀地铺在院子里、屋顶上,很快就能晒干,然后装进仓库里。这样就不用担心后续发霉的问题,要吃的时候拿出来就能吃。
在古时候,人们的科技手段有限,只能靠天吃饭,天气要是给力,带来满仓的收获,后面一年家里人都能有吃的,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
因此,人们是很盼着“母白露”的,巴不得每一年都是这种情况,年年都能收成好。
当然,即使到了现在,人们对“母白露”的期盼也没有减少,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就算遇到极端天气,也能尽快完成抢收,并且解决好保存问题,但天气好,毕竟能给人们减少很多麻烦事,就说最简单的一点,地里干燥些,少点雨水堆积,翻地、播种都方便一些。
秋高气爽的天气,不仅是忙着秋收的农民喜欢,在城市里工作的上班族们也很喜欢,毕竟在这样的天气下,出行、做事都会很方便。
可见,“母白露”很受欢迎,是人们都期盼的“白露”。
从农谚中看,今年应该是一个丰收年,家家户户都能有一个不错的收获。
不过,即便预兆好,该提前做好的准备还是少不了。
要想顺顺利利的完成秋收,在干农活之前,先做好4点准备。
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顺利高效的完成秋收,就必须要先确保有顺手的工具。
如果在干活的途中,发现工具这里有问题,那里又坏了,去修去换都会很耽误事,会很影响效率。
而且,有些收割工具是需要提前打磨的,比如镰刀,要先磨得锋利了,用起来才会顺手。要是不提前把这些工具磨一磨,等到用的时候才磨,那就可能延误农时,造成损失。
农作物收好之后,要从田里运出来,晒干后再装到仓库里,因此要提前整理田地,清理杂草和碎石,整理出一条通道。
同时,晒场、仓库也要提前清理好,整理杂物,做好防潮、防虫的准备。
虽然遇到“母白露”,会经常有晴天,但是下雨这事谁也做不准,可能会间歇的来场小雨,所以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发现有下雨的征兆,就要做好应急准备。
在晾晒谷物的时候,可以提前准备好木锨、塑料布等工具,这样便于提前收整庄稼,并做好防水。
在秋收这段时间,不管是地里还是家里,都离不开人,地里的人忙着收,家里的人忙着看。
在这抢收的期间,要协调好人力,一家老少都要齐上阵,彼此分配好工作,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做事,不容易忙中出乱。
除了准备好人,还要准备好应急物资,比如维修工具、应急药品、防雨布等,在出现降雨或设备故障时,可以迅速的解决问题。
白露不仅是气候变化的转折点,更是农忙的信号,在这关键的节点,大家都该做好准备,该忙工作的就忙工作,该下地干活就下地干活,抓住时间,争分夺秒,趁着好天气,顺顺利利把粮食收了,过一个丰收年。
来源:惠农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