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农历七月正值夏秋更替之际,农村人们开始忙着秋收秋种,而到了农历九月,人们则开始忙着制备棉衣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但是,在农村生活久了,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遵循着一些经验“规矩”进行处事。就比如,老话说“七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农历七月正值夏秋更替之际,农村人们开始忙着秋收秋种,而到了农历九月,人们则开始忙着制备棉衣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但是,在农村生活久了,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遵循着一些经验“规矩”进行处事。就比如,老话说“七月怕廿四”,七月廿四将至,究竟怕什么?看老祖宗咋说?
农历七月廿四是公历9月15日,是农历白露节气后的第八天。此时,北方的玉米、大豆、红薯、高粱及南方的晚稻正值成熟的季节,而距离农民丰收节也越来越近。不过,在农村农民看来,农历七月二十四这天,则是“满日”,且又是“凶”日。有关这一天的农村禁忌又有很多,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
常言道:“花无百日红,有盛必有衰,人无千日好,有吉必有凶。”农历七月廿四之所以被人们视为是“凶日”,主要是农历七月在民间称之为“鬼月”,农历七月廿四这天被认为是鬼开门的日子。像是农村乔迁、婚嫁等活动,就不适宜在这天进行了。
一怕下雨
农历七月廿四这天,通常是农村农作物成熟收获之时,这个时候下雨,尤其是北方地区,在这个时间段,很容易出现连续阴雨连绵的日子,俗称“连阴雨”,这样的天气长时间持续出现的话,对于农作物的收割及后续的秋种都是十分不利的,长时间的下雨会使农作物烂在田地里,进而导致减产,另外,下雨也会延误北方冬小麦的播种,久而久之,这是农村农民所不愿意看到的。
二怕嫁娶
在古代,人们将“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视为是人生的四大喜事。而嫁娶又被人们视为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不过,在农村民间,像嫁娶这样的吉庆之事,当然也要选择一个吉利之日进行操办。而像农历七月廿四这天属于“满月”,农村民间有“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说法,所以,人们在选择吉日时,通常就会避开这天。
三怕熬夜
农村农谚道“早起三光,晚起三慌”,这里的“三光”是指做事利落且周全,而“三慌”是指手忙脚乱。言外之意是说,早起的话,能把事情处理的利落周全,而晚起的话,会手忙脚乱,容易出错。所以,在农村民间,早就有了“早睡早起,精神百倍”的说法,之所以要早睡早起,为的是养足精神,充沛的精力,更适合田间劳作等体力活动的进行。
农村农谚“七月廿四雷雨天,田里庄稼笑开颜”,意思是说,农历七月廿四这天下雨的话,利于田里农作物的生长,为后续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老话说“七月怕廿四”,都是老祖宗对过去农耕经验的智慧总结,大家认为有道理吗?在此,也祝愿即将到来的秋收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村农民有个好收成。
来源:阿豪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