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婚姻不是选择题,ABCD总有一个正确答案。婚姻是解答题,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答案不同,你的感受也不同。
经常有读者问我:离婚后是复婚好,还是二婚好?
婚姻不是选择题,ABCD总有一个正确答案。婚姻是解答题,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答案不同,你的感受也不同。
关于离婚这件事,读者小洁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
她今年38岁,离婚后谈过两个男朋友,她对我说了一句心里话:
“我是离过婚,但我不掉价,也不会凑合,谈恋爱开心就行,结婚太麻烦了,并且我发现,可能和谁结婚没有那么重要,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1.
对于小洁这个年纪的女人来说,离婚就是扒一层皮。
35岁那年发现老公背着自己和前女友见面,小洁就知道这段婚姻完蛋了。
协商孩子的抚养权、协议离婚,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小洁像被抽走了魂魄一样,歇了大半年才缓过来。
小洁离婚后,前夫并没有和前任走到一起。
前夫每次来看孩子,孩子都异常兴奋,尤其是周末一家三口出门玩时,他们好像又回到了离婚前的样子。
前夫说:“离婚后我才发现,我不能没有你和孩子,只要你给我这次机会,我保证婚后所有钱都交给你保管,绝对不会再做对不起你的事情。”
小洁不是没有考虑过复婚,孩子不到十岁,父母离婚对他的影响很大。
但回望那段经历,想到复婚,小洁全身打了个寒碜。
男人见前任只是离婚的导火索,早在这之前,他们的婚姻就已经出现了问题。
婚后,她对男人越来越失望。
总觉得孩子是自己一个人的,她要上班、要管孩子,男人只需要上班;
她渴望从对方身上获取更多爱和温情,男人却对她的需求视而不见;
她试图改变对方,却让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拧巴。
如果复婚,只是让她回到从前的婚姻状态中,小洁不愿意。
前夫大概也不愿再过从前那种生活,提了一次复婚后小洁没答应,也就没再提这事儿。
2.
真正让小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是之后的两段恋情。
第一个男朋友和她同龄,离异带娃。
谈这段恋爱时小洁是奔着结婚去的,毕竟自己才三十几岁,不至于离婚了就这么没市场。
找个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男人,搭伙过日子也行,至少生活不孤独。
可惜,这段恋情只维持了半年。
同居第二个月的时候,小洁就有点忍受不了男友。
他很邋遢,又很懒,自从和小洁在一起后孩子不管了、饭也不做了,有时小洁加班忙,孩子换下的脏衣服都要攒好几天才洗。
小洁说了他几次,男友说:“过日子不都这样吗?咱们都是离过婚的人,凑合一下得了。”
那次之后,小洁就和男友分手了。
她发现自己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哪怕离婚带娃,哪怕快四十岁了,让她随便找个人凑合着过日子,她也不愿意。
她不想把自己归到离婚带娃掉价女那一类,把自己放在婚恋市场任人评价,然后找个人凑合着过完下半生。
和第二任男友恋爱时,小洁的目的性就没有这么强了。
她试着只谈感受,不谈需求。
只要在一起开心快乐就行,能不能结婚,是不是必须得结婚,无所谓。
更重要的一点,她不再把期待都放在恋人身上。
小洁说:“只要我好好爱自己,和谁结婚都一样,或者不结婚,自己带着孩子过,也都一样。恋爱,对我的生活来说只是锦上添花。”
3.
作家晏凌羊在《我离婚了:帮你正确看待和面对离婚这件事》一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都得有先不苟且的能力,才有资格杀伐决断,谈谈诗与远方。
因为不想凑合,小洁和男友相处地很好。
男友未婚,不介意她带娃,休息天还会开车带着她和孩子周边游;
孩子很喜欢男友,前夫也不介意。
这场恋爱谈得酣畅淋漓,两个人不住在一起,休息时约会,忙时互相挂念。
一个人带娃的日子,小洁一点都不觉得孤独。
关于结婚与否,她想,这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在离婚和离婚后恋爱的过程中,她重新认识了自己。
她开始读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那些以前想不明白的问题,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她开始拓展自己的兴趣,之前想学跳舞,但对自己的身材不自信,自从跟着老师练了几次,她发现好像自己的身材还挺好的,跳舞也没有这么难;
她开始走出去社交,各行各业的朋友聊上几句,从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她的工作越来越好,收入也增加了。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离婚了》这本书里写的:
离婚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也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一次成长涅槃的机会。
恋爱、结婚都不该成为女人的终极追求,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丰富自己的阅历和精神疆界才是。
如今的小洁,很庆幸自己当初能离得起婚,更庆幸离婚后面对感情的选择时,她没有自降身价,没有凑合着随便进入另一段婚姻。
来源:情感咨询师花影